中国储能网讯:牛虎,现任国网新源张家口风光储输示范电站有限公司工程部主任,是公司派驻张北县大河镇石湾子村精准扶贫的第一书记。2018年,随着河北省新一轮精准脱贫的开展,他主动响应上级号召,积极投身扶贫一线,成为风光储公司派驻石湾子村的第一书记,开展了长达三年的驻村帮扶。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着眼老龄化、空心化严重的乡村,他与队员们迅速确定了第一个工作宗旨——融入、服务、巩固。为了加快适应乡村、融入乡村,牛虎坚持学习当地的方言,摸索和适应“地方话”的音调和用词习惯,从起初“夹生”的地方话到现如今灵活地切换“语种”,甚至让偶尔回村的人误以为第一书记是附近村庄的“后生”。牛虎在方言沟通上身体力行,不断进步,在生活中更是亲力亲为,驻村初期他跟队员们下井取水、凿煤生火,坚持“自己动手”,不给乡亲们添麻烦,用点点滴滴的实干博得乡亲们的“另眼相看”;入户走访时,牛虎坚持“客随主便”,炕上盘着、马扎坐着、地上蹲着,怎么亲近怎么来;办公场所内干净光亮的地面,偶尔有大爷习惯性地弹上烟灰感到扭捏窘迫时,牛虎便带头搞“破坏”,捎带着用玩笑安慰大爷:“一个村的别那么见外”。暖心、细微的举动,推动着他一步步从地头到心头,拉近与乡亲们心灵上的距离。
牛虎回想起刚驻村的时候,有一天村东头的李大娘急急忙忙来到驻村办公室,因为着急,满脸通红的李大娘对驻村工作队说:“要在线认证社保,可我不会用手机啊,鼓弄半天闹不机敏了,认证不了是不是就拿不到钱了啊,后生们快教教我。”于是在接下来的三年里,牛虎牢记初心使命,尽职尽责,在任何百姓需要的时刻他都挺身而出。从村级光伏电站日常运行维护,建设村民照相馆、打印室,帮助村民交电费、缴纳社保、修手机、网购小物件儿等日常点滴入手,不厌其烦地为乡亲们提供生活上的便利。甚至有隔壁村子的学生高考报志愿、村里的孩子中考辅导等都来找他们帮忙。日子久了,村里的大爷大妈经常开玩笑道“有事儿找小牛”。家庭“缺位”的他,在心里渐渐地把村里的大爷大妈当成了自家长辈,更在情感上把他们的难处当成自己的“痛处”。“小事”上用心用情的牛虎,在突发的“大事”面前也不含糊——寒淖台村民康俊、郭纪娥家中柴草垛起火,他第一时间奔赴火场,与闻讯而来的乡亲们共同架水源、扑明火、浇余烬,把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石湾子村民刘义病重难耐,牛虎跟队员们冒着大雾将老人送往县城仁爱医院,直至老人状况平稳后才连夜返回驻地。在与乡亲们日常交流中,他时刻不忘宣讲灌输“扶贫收益从何而来,扶贫收益为何而来”,启发他们“知党情、感党恩、跟党走”,使乡亲们在摆脱贫困的同时,深切地感受到来自党的关怀和温暖。
2020年春节,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牛虎深刻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他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身体柔弱的妻子和尚不足“百天”的小女儿,毅然返回贫困村“防疫”一线。第一时间就回到村里的牛虎虽然惦记家里,但是仍然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他说家里的困难能克服,但村民防护意识差,必须要回到村里。与村干部携手联动,在疫情防控中扮演好自身的“角色”。通过规划村域分布,设立进出人员登记检查点,确保返、离乡人员信息有据可查、有迹可寻,扮演着疫情防控的“战斗员”;通过多渠道交流、大喇叭宣讲等方式,告知乡亲们日常防控的注意事项,叮嘱他们不聚会、少串门,扮演着疫情防控的“宣传员”;通过风光储公司渠道,在市场供应紧缺的大环境下,为村委争取到一批防护、检测、消杀物资,缓解村庄防疫战线燃眉之急,扮演着疫情防控的“联络员”。在聚焦疫情防控的同时,牛虎仍不忘解决乡亲们的“燃眉之急”,通过实时为乡亲们及时缴费送电,让他们过一个“亮堂年”,为儿女远在外地的老人接通视频对话,让他们过一个“顺心年”,为鳏寡孤独的老人送去新春的祝福与慰问,让他们过一个“暖心年”,但凡乡亲们有需求,他们总是不遗余力、不厌其烦地当好人民的“服务员”。
“防疫是我们的责任,关键时刻必须得顶得上。”牛虎说。
时代的步伐激昂而又沉稳——“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脱贫攻坚虽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牛虎深知:回望的,终将过去,昂首的,才是未来,唯有不忘初心,才能在全新的“战场”上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