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新能源车“提速” 技术市场都得跟上

作者: 来源:每日新报 发布时间:2012-07-2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7月9日,国务院正式公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业内人士表示,此次《规划》对电动车的技术要求明显提升,并提出了2015年市场保有量达到50万辆、2020年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两项主要目标。不过从记者对市场进行走访调查后的情况来看,新能源汽车行业,不论是市场还是产业链,都处于尚需培育的阶段。

    2010年6月1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行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推广和全面系统补贴的国家。然而数据显示,2011年上海私人购买新能源车仅2辆。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一季度,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只有1830辆,混合动力汽车只有1499辆。高调的政策,和市场低迷的反应,折射出新能源汽车发展之路并不平坦。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日前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宣传贯彻大会上指出,目前我国运营的新能源汽车仅有4000多辆,总体处于起步阶段。截至2011年底,我国在25个城市公共服务领域总计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16834辆。苏波认为,从目前推广速度看,要实现《规划》提出的到2015年纯电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力争达到50万辆的产销目标,有一定难度,面临较大挑战。这个目标尽管相对较高,但对产业发展具有引导性、激励性和一定的挑战性,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是可以达到的。 

    现状 销售收入占比太低 

    持续专注自主电动车研制的比亚迪,在其6月17日发布的A股招股说明书披露,其插电式混合动力车F3DM共销售365辆,实现销售收入2944万元;纯电动汽车E6共销售53辆,实现销售收入1337.6万元,两款新能源车总计销量为418辆,销售收入为4282万元。而2010年比亚迪汽车业务的总收入就达到了226亿元,由此推算,该品牌新能源车销售收入占全部汽车业务的比例不足千分之二。 

    在本市E6售价36.98万元,根据国家对于新能源车方面的补贴政策,该车可以得到6万元的电动车购买补贴。比亚迪解放南路4S店销售人员张先生介绍,享受国家的6万元补贴后,该车总价约30万左右。目前本市市民可在店内预订,购买流程为“店内预订、4S店联系总店确认有货、车主交全款订车、从总部提车”。张先生说:“从上市到现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只有两个车主购买了这款纯电动车。” 

    车主 暂不考虑纯电动车 

    记者采访了本市一些车主,他们对于新能源车多多少少都存在着一些顾虑。小王是本市某IT企业市场部的负责人,谈到当初买车时,他告诉记者,其实也考虑过新能源车,但是最后放弃了,“我买车,第一考虑的就是车子的安全性,一直担心像用电的汽车会不会漏电,下雨天能不能正常行驶这类问题。” 

    市民张先生近期打算更换一款普锐斯。谈到对新能源车的看法,张先生表示,目前自己只能接受混合动力,纯电动还是暂不考虑。“选择普锐斯一方面是考虑油耗,另一反面是考虑质量。”张先生说,自己有朋友开过这款车,百公里油耗只有4-5个,而且电池质量很不错,使用期间从没有修理过。“拿到补贴后,价格20万左右,是我能够接受的价位。” 

    不过张先生也表示,20多万元的价格其实可以挑到性价比更好的车型,而且想要用节油成本来补上普锐斯和同级车的差价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个车路上开的人少,有个性啊。”张先生最后的话,恐怕是更多选择混合动力车车主的心声。 

    而对于纯电动车,张先生表示,如果充换电便捷、国家补贴高,车的质量又好,纯电动车是个好的选择。“现在只是时机未到而已”。 

    政策 促电动车技术提高 

    此次《规划》与两年前的征求意见稿相比,对动力电池最关键的核心指标能量密度的要求有明显提升,2020年需达到300瓦时/公斤以上,大幅提高了50%。征求意见稿中的2020年电动车目标提出,“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保有量达到500万辆;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达到200瓦时/公斤,成本降至1.5元/瓦时。”而在此次的《规划》中,则明确“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30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至1.5元/瓦时以下。”对于技术的要求上涨了50%。 

    另外,对于税收政策的支持方面,《规划》中提出,“研究实行新能源汽车停车费减免、充电费优惠等扶持政策。有关地方实施限号行驶、牌照额度拍卖、购车配额指标等措施时,应对新能源汽车区别对待。” 

    企业 市场各环节仍需培育 

    “我们正在与天津力神和中通客车合作,共同进行基于纯电动换电技术的客车研发,预计很快会进入产业化阶段。”天津松正电动汽车有限公司郭志良经理表示。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国内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情况的报告中,松正排名第三,仅次于丰田和比亚迪,跻身于电动汽车专利领域申请排名第一方阵。 

    郭志良认为,目前阻碍行业发展的瓶颈主要在于电池技术和基础建设。“现在电池的价格高、使用寿命短,都是电动车发展的短板。”郭志良说,“不过从《规划》中对于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看出,国家对于新能源行业未来的发展是有前瞻预见性的,有了政策的明确导向,基建和技术研发都会很快跟进,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他认为,整个电动车行业从研发到销售各个环节都需要培育。“从研发到产业化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2015年前仍属于纯电动的起步期,达到让老百姓认可、产业链形成规模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谈到企业未来的发展,郭志良表示,“跟随政策”。企业目前的发展重点为混合动力技术,但《规划》中已经明确了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重点产业化方向,这意味着由混合动力向纯电动转型将是产业的一个大趋势,所以企业目前也与中通客车、宇通客车等企业合作,开始战略性地关注并涉足纯电动技术。 

    专家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仍未形成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宇恒表示,目前,我国新能源车市场存在着一定的发展短板。其中,我国新能源汽车主要以改装为主,主要在于更换动力系统,缺乏对整车的技术开发;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仍未形成。“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面临技术、成本、市场等方面互为制约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国家产业政策来打破僵局。” 

    李宇恒认为,若想加快新能源车市场的发展,我国应加快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并以纯电驱动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突破口,逐步延伸至汽车整改,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此外,还需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和关键技术的研发突破。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电动车要成功进入市场,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续航里程长、电池体积重量小且安全、价格能被消费者接受并且需充电方便。而时至今日,除价格可以通过政府补贴解决外,安全和充电站的问题却仍难以解决。 

    尽管新能源车市场的发展现状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但业内人士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同样充满期待。目前,在政策方面,面对能源的紧张和环境的压力,我国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从政策、资金、财政、人才等角度给予大力的支持。在市场方面,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提高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加大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导致新能源产业链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我国新能源汽车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时期。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 提速 技术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