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企业动态>会员企业 返回

制造商致力开发多功能及即插即用电池储能系统

作者:刘伯洵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1-03-0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据外媒报道,德国电池储能系统制造商Tesvolt公司日前推出了一种新的商业电池储能系统,该公司声称其储能产品可以提供用户所需的几乎所有功能。而在美国,另一家储能系统制造商KORE Power公司成立的一家合资公司(JV)推出了可移动的“即插即用”电网规模储能系统。

Tesvolt公司发布的新型商业储能系统也可以从一个站点转移到另一个站点,能够满足对部署和使用多功能、更灵活的储能系统的客户需求。

Tesvolt公司推出的集成75kW逆变器的新型TS-1 HV 80电池储能系统

Tesvolt公司推出的TS-1 HV 80电池储能系统集成了能源管理系统(EMS)和逆变器技术。它旨在为商业和工业(C&I)用户提供调峰服务,通过在峰值期间减少使用电网的电力以降低能源成本,同时还可以提供现场备用电源,确保工业设施的供电质量,减少停机时间,并防止电力设备过度损耗。Tesvolt公司的储能系统采用了高能量密度的镍锰钴(NMC)锂离子电池。该公司表示,采用模块化、紧凑设计的每个储能模块的装机容量为340kW,并且占地面积小于0.5平方米。

该储能系统通过模块化设计可以扩展到多兆瓦,并配备了功率为75kW的三相逆变器。其内置的电池管理系统(EMS)可以记录负载曲线,并优化自耗以及备用电源功能,既能在并网或离网状态下运行,也能在并网时孤岛运行。Tesvolt公司声称该储能系统还可以实施发电设施的黑启动,并能在几毫秒内对电网的信号做出响应。

该公司最近为欧洲一个规模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园区交付了2MWh的一个电池储能系统。此外,在去年疫情爆发期间,该公司还在德国威登堡开设了一个电池储能系统生产工厂,其年生产量为255MWh。

Tesvolt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Simon Schandert表示,该公司的目标是开发一种功能全面的储能系统,并指出TS-1 HV 80电池储能系统在提供多功能服务方面无与伦比。

Schandert说:“它实际上能够提供用户期望的几乎所有功能,因此在挖掘节约电力成本的潜力方面更为有效。与其他储能系统一样,TS-I HV 80储能系统可以在使用数年之后进行扩展。因此,如果客户将在10年后扩展太阳能发电设施的规模,那么电池储能系统的规模也可以随之扩展。”

移动式大规模储能系统

Nomad Transportable Power Systems公司是一家由总部位于爱达荷州北部的电池和储能系统初创厂商KORE Power公司与储能项目开发商Northern Reliabilit合资组建的储能开发商,总部位于佛蒙特州。

Nomad公司日前表示,将推出可以按需扩展的电网规模的移动式电池储能系统,将会降低公用事业公司和工业和商业(C&I)客户进入储能市场的壁垒。Nomad公司表示,其可移动的储能解决方案是一种灵活、可靠的方式,可用于不同的场景,该解决方案采用更加简单的“即插即用”的设计选项,旨在为客户降低前期成本,并减少维护工作。

该公司表示今年将推出三种型号产品,其储能容量分别为600kWh、1MWh和2MWh,其装机容量为1MW。Nomad公司表示,正在为其开发的对接系统PowerDock申请专利,该系统可轻松连接和断开连接电池储能系统,并易于维护、设置和控制。Nomad公司的储能系统均采用通用的互连设计,可通过添加更多储能模块扩展容量和功能。

此外,一些欧洲储能供应商也为开发了移动式储能系统:去年11月,荷兰部署了一个名为“Battery Box”的储能项目,该项目采用ENGIE集团生产的600kW/660kWh移动电池储能系统,可以提供装机容量为3MW的辅助频率响应服务。当电网运营商TenneT公司不使用时,还可以为户外场合(例如节日)提供临时电源。

同样在荷兰,可再生能源零售商GreenChoice公司表示正在与工程开发商Greener Engineering公司合作开发电池储能系统。该储能系统采用GreenChoice风力发电场的电力充电,并提供给需要应急电源的客户。其每个储能模块的体积比Nomad公司生产的储能模块还要小一些,10个储能模块的累计储能容量可以扩展到3.5MWh。

KORE Power公司希望能够早日成为美国锂离子电池制造领域的参与者,该公司目前正在美国建设一个年产量12GWh电池储能系统生产工厂,并将不久后开通使用,该公司还在中国正在建设一个2GWh电池储能系统生产工厂。像Tesvolt公司一样,KORE Power公司的储能系统采用的是镍锰钴(NMC)三元锂电池,该公司此前表示,对于美国储能市场来说,这是一种可以进行投资并且安全的选择。

分享到:

关键字:电池储能系统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