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市场>电源侧储能 返回

多位两会代表委员建议将储能产业纳入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电联新媒 发布时间:2021-03-1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推进煤电油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储能技术紧紧牵动着新能源的发展,多位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建议,将储能产业纳入国家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科学指导储能产业健康、规范发展。

由于新能源发电缺乏自身调节能力,波动性大,大规模、高比例的新能源发电接入,将会导致弃风弃光等一系列问题。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金行认为,加快新能源发展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举措,加快储能产业布局则是实现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服务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王金行建议,将加快储能产业发展纳入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在国家层面出台政策,推动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承担起提升调节能力、成为合格电源的责任,配套建设10%-20%的储能设施,储能设施要与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本体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运,并鼓励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储能。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储能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增量和发展机遇,也对储能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建议,推动储能应用和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发展。加强先进储能技术研发,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着力加强对先进储能技术研发任务的部署,扶持壮大电池组件、零部件、逆变器等装备工业,支持铅炭电池等新型电池在储能电站上的广泛应用。

储能系统作为能源存储转换的关键,可以提高多元能源系统的安全性、灵活性和可调性,是构建能源互联网的核心。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建议,推进新能源发电+储能,同步制定储能电站性能和安全标准,防止低水平竞争;建设储能云平台,用共享经济和平台经济的模式创新储能运营机制,提高储能收益。

总体来看,为解决新能源发电快速发展与消纳能力不足的矛盾,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储能设施建设迫在眉睫。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