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经中国国际储能大会组委会确认,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纬动力)决定联合主办CIES2021年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本次大会主题为“共创储能新价值,共建市场新格局”。会议将于2021年5月24-26日在杭州洲际酒店隆重召开。
亿纬动力成立于2012年7月,是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纬锂能”,股票代码:300014)的全资子公司,现有员工3500余人,产品涵盖锂离子动力、储能电池、电池集成系统,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动车、电动船和储能领域。产品畅销德国、美国、荷兰等国家和地区。亿纬动力的愿景是“做世界上最好的锂电池,成为行业领先企业”,以进入全球动力储能电池第一阵营为目标,经过了近8年的快速发展, 截止至目前,客车装机量排名稳居全国前三,储能技术排名前五。
亿纬动力拥有一支资深、高端的科研团队,通过跨学科多专业紧密结合,形成了强大的研发实力。其中,硕博以上高层次研发人员千余人,技术团队全面涵括电化学、材料、机械、设备、自动化、电子、管理等多学科专业人才,核心技术人员包括国内最早从事锂电池研究的专家,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目前,亿纬动力与母公司(亿纬锂能)共计申请2359项国家专利,其中4项发明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参与4项锂电池行业国家标准制定。企业先后获批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国家发改委“双创支撑平台项目”“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湖北省锂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单位”“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动力电池系统设计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及“湖北省工业设计中心”“湖北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湖北省企校联合创新中心”。
主推产品
1、通信48100 3U
优势:标准免维护设计,满足19英寸通信机柜安装;寿命长;电池内阻小,倍率放电性能优越;多个电池组可以并联使用,适用于大容量应用;使用温度范围广,可靠性高;内置BMS具有多种保护和通讯功能,确保电池组性能的可靠性,实现对电池数据的远距离实时监控。
应用场景:室外边际站、分布式基站、室内宏基站、微蜂窝基站等、小容量、末端供电站、新能源站点。
2、沃太Smile5
优势:秒级响应速度;不间断电源的能力;7X24小时实时监控;优秀的轻载性能;室内/户外应用设计。
3、储能集装箱
优势:支持并/离网运行方式;模块化设计,兼容性强,系统容量可灵活配置;系统优化设计,可实现整体吊装运输;完善的故障保护机制,保证系统可靠运行;高倍率充放电特性;全面可靠的热管理设计;参与电网调峰等辅助服务;重要负荷后备电源;削峰填谷,需求侧响应;基本电费优化;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平滑并入电网,减少弃风、弃光率,改善电能质量。
储能应用
截止2020年底,亿纬动力总装机量达2.7GWh。其中:通信储能806MWh;集装箱储能占1526WMh;家用储能占374MWh。
重点项目案例:
1、4MW/8MWh储能系统产品挺进北美市场
项目地:美国加州
规模:500kW/1MWh * 8套
应用:辅助光伏消纳;辅助光伏发电电能质量调节;“智慧分布式储能”,参与构成智慧电网,支撑关键负荷,改善电能质量,提高电网柔性。
2、9MW/19.2MWh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储能示范电站项目
3、48V1000AH储能系列产品挺进中国移动汇聚机房
服务中国移动、中国铁塔等运营商和国际主要设备商。
4、电网侧储能突破
河南电网100MW电池储能示范工程第二批设备类采购
系统规模:9.6MWh
应用:调峰、需求响应等
5、参与青海特高压电源项目—96MWh
项目地:青海海南州特高压外送电源基地
应用:配套96MWh光储融合项目
CIES2021:储能产业年度盛会
作为推动储能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全球顶级盛会之一,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在前十届成功举办的基础之上,继续保持着高规格、国际化、平台化、全面化的特色,围绕储能行业的重点、热点问题,与行业同仁一起,探索储能技术应用步入商业化阶段的发展路径。
据了解,本届大会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已得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新型电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化学与物理电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碱性蓄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与物理电源重点实验室等100余家机构大力支持。大会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储能技术组和中国储能网联合承办。
大会将设置13个专场论坛,分别为: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开幕式及储能产业政策解读专场、国际储能专场、储能安全与标准检测专场、储能系统集成及梯次利用专场、储能电站规划与设计专场、储能项目建设与投融资专场、储能电站并网与调度专场、储能电站建设与运维专场、新型储能技术及应用专场、电力辅助服务及现货交易专场、综合能源服务与车电互联专场、氢储能与燃料电池专场。
为期三天的会议,主办方将邀请200余家产学研机构及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联合支持,130余位行业专家做主题分享,会议期间还将发布《2021年度储能产业应用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