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作为光伏电站开发、建设、运维的深度参与者,‘十四五’时期,隆基清洁能源将致力于构建环境、电网、系统、收益友好型光伏电站,以实际行动推动能源低碳发展,带动乡村振兴。”西安隆基清洁能源有限公司(简称“隆基清洁能源”)董事长张长江在3月12日召开的“碳达峰”愿景下光伏电站发展趋势研讨会上做出如是承诺,自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光伏行业被视为能源结构调整的主要途径之一,叠加“十四五”光伏全面平价的首年,光伏电站的投资、建设以及发展模式正在被重塑。
全方位提升光伏电站综合效益
“在‘3060’目标下,隆基清洁能源定位‘全球领先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服务商’,将以友好型光伏电站为核心,结合碳汇市场,服务于高耗能企业转型,提供多边化绿色服务,在碳中和背景下,全方位提升光伏电站的综合效益。”基于对新时期光伏发电产业发展方向的思考,西安隆基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邬林勇就环境、电网、系统、收益友好型光伏电站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邬林勇表示:“隆基清洁能源致力于打造从开发、建设、运营等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系统,为客户提供环境友好、电网友好、系统友好、收益友好光伏电站。在电站开发、设计、运营当中,实现土地面积产值最大化,生态环境效益最优。通过储能配比等技术,让电网响应由被动转向主动,最大化的提高了收益。”
事实上,随着光伏发电接入电网规模的成倍增长,电网安全也正在经历重大考验。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能源与统计研究所所长李琼慧建议,电网友好型光伏电站应具备准预测精度高、适应性强、并网支撑能力强的特点,适应新能源主导的新一代电力系统,推动新能源实现从“并网”到“组网”的角色转变。
中国电科院新能源研究中心室主任张军军也强调,随着局部电网中风电、光伏占比的不断升高,特高压直流输电逐步投运,电网运行与结构愈加复杂,电力系统功率平衡及调频难度不断加大,因此,亟需新能源场站加入到电网的调节中来,提高涉网性能,促进新能源持续健康发展。
就光伏电站质量管控方面,TüV南德意志大中华集团智能电力设备及光伏副总裁许海亮提醒行业要正视光伏电站质量问题,包括隐裂、PID、效率衰减等。他说:“光伏电站从项目开发、项目设计到采购、施工、试运行、正式运行等各个环节都可以制定相关的标准来保障光伏电站的质量,在标准的约束下,才能真正打造四个友好型光伏电站”。
共同推进友好型光伏电站建设
光伏发电作为新能源的重要成员,同时也将成为中国坚强、智慧电力系统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未来能源转型、甚至替代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与电力系统、其他能源类型、生态环境以及用电方等各个方面的统筹协调,亟需从粗放式发展迈入精细化发展新阶段。基于对新阶段光伏发电产业发展方向的思考,与会人员共同提出关于“共同推进全生命周期友好型光伏电站建设的倡议”,让每一度光伏电力都贯穿“环境友好、电网友好、系统友好、收益友好”的原则。
环境友好,不仅让光伏电站产品的制造更清洁、更环保,也要让光伏电站与建设环境的结合更紧密。地面电站庞大的占用面积和产品用量,必须考虑光伏组件生产、使用中的环境保护,建立全生命周期绿色供应链;同时还要考虑与环境的结合,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还要改善环境。
电网友好,核心是具备“一高二强”的能力,即功率预测精度高、运行适应性强、并网支撑能力强。光伏等新能源占比提升,给电网稳定运行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因此需要逐步具备类似于传统电源的频率调整、电压支撑的能力。同时,光伏发电成本的降低,一方面要用于电网协调的辅助工作,同时也要给电网付出的运营成本一定补偿。
系统友好,以组件、逆变器为核心,整合支架、其他电气产品,用系统化思维进行解决方案技术端的高效融合,实现更高能量密度、更低度电成本。每一项产品的技术进步和变革,带来的是系统应用上的升级和创新,要用系统思维代替产品思维,用度电成本思维代替投资成本思维。
收益友好,不仅体现在“基因优良”,还体现在“保养维护”上。要做到收益可靠,就需要做好全生命周期的系统管理,从前期开发选址、到设计管理、产品采购,再到施工、消缺、交付,以及智能运维、故障预判及技术改造,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细化管理。同样,收益友好必须建立在另外三个友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