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多家光伏企业折戟IPO 摆脱“魔咒”需蜕变

作者: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2-08-0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光伏产业从兴起开始,一直过于依赖国外市场,随着境外消费环境的恶化,光伏产业不得不面对量价齐跌,产业亟待转型的现实。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概念的兴起,光伏产业曾备受资本市场与各地政府的宠爱,至今中国已涌现出100多个产业基地,产能占据全球半壁江山。据《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显示,到2015年太阳能发电将达到15吉瓦,年发电量200亿千瓦时。
 
   于是,大批光伏企业开始着手准备IPO,希望借政策利好的东风融资扩产。但据前瞻网获悉,截至5月23日,仅有裕华光伏一家光伏企业冲关成功,而之前的苏州快可光伏、日地太阳能、天能科技、欧贝黎新能源等均被终止审查而未能入榜。而包括拟上市的福莱特、中来光伏及浚鑫科技等光伏企业,尚在落实反馈意见中。
 
    光伏IPO为何在政策鼓励引导下依然难进资本市场的大门?
 
   “两头在外”难保企业盈利
 
    全球替代能源产业市场发展与竞争战略报告 •中国新能源行业月度市场监测分析报告 •2012-2016年中国新能源技术装备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12-2016年中国新能源产业基地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12-2016年中国沼气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目前,光伏产业“两头在外”的格局依旧未能有所改变。从近90%对外依存度戒不掉,到过于依赖国际消费市场出口,这样的“魔咒”始终笼罩着仍未能打破,并不得不面对量价齐跌的局面。
 
    根据2012年4月19日浙江福斯特光伏发布的招股说明书,该公司对于特定原材料供应商高度依赖,向EVA树脂的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占总采购额的比例分别高达82.10%、80.65%和73.74%,采购价步步高企。
 
    另如主营太阳能电池片等产品的公元太阳能IPO去年11月28日上会被否,正是因为发审委认为,公元太阳能产品主要出口国补贴成下降趋势,加之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对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根据证监会反馈文件,公司2008年至2010年及2011年1月至6月外销收入占主营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2.22%、99.11%、99.37%和99.53%,其中出口欧盟国家销售额占比分别为78.1%、83.92%、75.94%和74.85%。
 
    而境外消费环境的恶化使得国内光伏企业的盈利能力出现较大的风险也是IPO难通过的主因。
 
    2011年的欧债危机更是沉重地打击了占中国光伏产品出口80%的欧洲市场,尤其是在中国光伏产品占其总装机容量70%-80%的德国。中国电池网,www.itdcw.com。2012年5月17日,美国商务部继3月19日做出对我光伏产业的“反补贴”初裁后,又做出“反倾销”初审裁决,对应诉的中国企业裁定31.14% – 31.22%的倾销税率,未应诉的企业裁定249.46%的倾销税率。
 
    由此可见,对外依存度过高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光伏产业的不景气。企业由此发生的资金周转难题自然急于寻求资本市场的援助。而担心光伏企业或成为房企第二,上市融资遭到监管层的“特别对待”也就在情理之中。
 
    光伏行业IPO再起需蜕变
 
    从宏观政策调控层面看,在今年的“两会”期间,新能源行业备受代表委员们热议。在草拟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新能源发展的定调是“加强统筹规划,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发展”。而考虑到保证新能源行业的信心与预期,政府工作报告修改为“防止太阳能、风电设备制造能力的盲目扩张”。
 
    这一宽松的行业规划政策也被光伏企业曲解成依仗近些年来地方政府对光伏企业大规模的补贴,在市场需求萎缩的情况下,光伏行业内部竞争混乱,为取得零星的规模效益,不断的扩大产量,致使行业性的产能过剩,库存高企、滞涨不前。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光伏产能同比增加一倍,但是实际需求仅仅增加25%。也就是说,光伏组件需求的增长远远赶不上产能的增长。
 
    2011年12月24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指出,中国电池网,www.itdcw.com。将太阳能多晶硅等行业从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中删除,祸不单行,国际经济环境与跨国贸易的政策保护使得中国光伏行业多年积累的弊病集体爆发,整个行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但同时将薄膜电池、太阳能集光镜、200毫米单晶硅及抛光片生产、太阳能空调、太阳能干燥装置、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站列为鼓励外商投资产业。
 
    由此可见,国家的行业远期规划亦影响着监管部门的IPO审核标尺。政府已着手对新能源行业整顿其产能、转变其发展模式,通过控制光伏企业上市融资实现“产业结构性调整”,引导募集资金流向光伏玻璃、逆变器以及光伏电站等光伏产业链下游。
 
    纵观国内光伏企业现状,虽然政策环境利好,但在行业投资持续过热、光伏市场增速放缓,再加上美国“双反”等外部不利因素影响,近期并不是光伏公司因国外原材料上涨,存货消化不畅导致的周转资金不足而选择上市筹资的最好时机。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国内光伏企业要想重启ipo,惟有产业转型一条路可循。
 
分享到:

关键字:多家 光伏 企业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