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不宜从用电量推断经济增速降幅

作者: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2-07-2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6月份及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数据。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1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增速较去年同期下滑8.7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37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6.7个百分点。 
 
  据悉,这是6月份用电量同比增速自2005年以来(金融危机最为严重的2009年除外)最低的数字。不过业内普遍预测,随着我国稳增长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和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下半年全社会用电量有望企稳回升。
 
  不宜从用电量推断经济增速降幅
 
  作为经济增长速度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全社会用电量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对此,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指出,经济下行的时候,用电量增幅会比GDP增速低一些,但不能简单从用电量数据推断经济增速下降的幅度。
 
  他表示,在经济收缩的时候,消费类产品下降的幅度相对较小,投资类的产品下降则要大一些,比如水泥、钢材、玻璃等,这些行业都是高耗电的。它们产量下降的幅度大,用电的下降幅度自然就会大。
 
  这一观点得到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的认同。“上半年受国民经济增速变缓,各项经济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电力需求整体不旺。此外,钢铁、石化、有色金属冶炼等高耗能产业电力需求大幅减少,进一步加剧了用电量萎缩的状况。”任浩宁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
 
  据了解,第二产业用电量是带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最大动力,其贡献率可以达到75%左右。有分析认为,正是工业特别是高耗能的重工业增速下降,带动全社会用电量下滑。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4大高耗能产业用电占比下降,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31.68%,较去年同期下降1.38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此前也表示,如果工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如高耗能的重工业下降速度较快,或者说节能减排取得了积极进展,在单位能耗水平下降的情况下,也可以较低的能源消费取得较快的工业增长。
 
  警惕高耗能产业扩张冲动
 
  用电量增速下滑形势下,稳增长政策将成为推动经济企稳回升的重要因素。一些人开始担心,地方政府是否会在GDP冲动刺激下,大肆扩张高耗能行业产能规模。
 
  这种忧虑并非杞人忧天,并被已然发生的事实所证明。本报获悉,近期广西、河南等地纷纷推出针对电解铝企业的电价优惠政策,其中,广西针对当地电解铝企业出台了0.1元/千瓦时的一年期补贴政策,河南则削减铝冶炼厂电价0.08元/千瓦时。
 
  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有色金属行业分析师戴志雄告诉本报记者,为了促进我国电解铝产业健康发展,从2003年起国家就开始加强对该行业的宏观调控,通过暂停限批、取消优惠电价等行政和市场手段,以期为电解铝的投资热降温。
 
  如今,多省推出针对该行业的电价优惠政策,无疑成为高耗能行业即将死灰复燃的一个缩影。
 
  事实上,早在上月国家能源局便明确表示,当前煤电油气运供需形势趋缓的态势,既不表明我国经济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也不意味着能源供需出现了重大转机。
 
  “当前特别要关注和注意防范的是,电力供需相对宽松的时候,高耗能产业往往有加快扩张的冲动。从经验看,能源供应由相对宽松到全面紧张的转换也十分快速。”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副巡视员鲁俊岭当时发出的警告犹然在耳。
 
  如何在稳增长的同时,防止高耗能行业反弹,加快优化经济结构,已成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说,要把稳增长建立在调结构基础上。对于一些技术含量高的产能应该积极支持,淘汰落后的产能,是解决产能过剩的一个办法。
 
  下半年用电量或企稳回升
 
  对于下半年及全年社会用电量趋势,业内普遍持乐观态度。据国家电监会办公厅副主任俞燕山预测,下半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预计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可达5.1万亿千瓦时左右,同比增长7%左右。
 
  在这位人士看来,虽然今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放缓,但下半年,随着国家“稳增长”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和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初步判断下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将呈现前低后高走势,有望在年内实现企稳回升。
 
  任浩宁则认为,随着夏季用电高峰的到来及下半年大型基建项目的上马,将会适度缓解用电量大幅下降的局面,但强势的增长还有待经济复苏。
 
  受高温天气影响,部分地区生产生活用电负荷持续攀升,我国进入夏季用电高峰。7月11日,全国发电量达到152.14亿千瓦时,较去年最大值(发生在7月26日)增长0.77%。6月份以来,全国范围内华东、西北、南网3个区域电网及安徽、福建、蒙东、甘肃、青海、新疆、广东等7个省级电网负荷创历史新高。
 
分享到:

关键字:不宜 用电量 推断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