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际新闻 返回

电池制造和贸易深度报告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彭博新能源财经 发布时间:2021-03-30 浏览:

彭博新能源财经和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携手研究当前电池产业链布局和贸易趋势。本报告围绕电池全价值链,针对电芯、关键原材料、金属等各个环节,分别探讨了当前的产能布局和规划、国际贸易格局和竞争趋势。彭博新能源财经已另行发布针对光伏和风电产业链的相关深度报告。

2013-2020年间,全球已投运的电芯制造产能规模增长了4倍,达到549GWh,其中78%的电芯产能在中国。电池包生产尚未实现完全自动化,并且工厂往往布局于车企的主要生产基地附近。

在消费类电池时代奠定的产业基础和强大的上游供应链,让中国、日本和韩国在全球锂电池产业链的竞争中具有独特优势。电池制造商即便在欧洲等新兴市场建设电池制造工厂,他们也离不开亚洲工厂的原材料生产能力。

正极材料是电池价值链中的关键环节,不仅决定了电池的性能表现,在电池制造成本中的占比也高达50%。中国、日本和韩国目前拥有全球近94%的正极材料加工能力。

大部分负极材料产能可以同时用于制造消费类电池和汽车动力电池的需求。目前全球只有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和印度这五个国家具有规模化的负极材料产能。中国占目前全球已投运的负极材料产能的78%。

隔膜产能在地域分布方面呈现出与电芯产能类似的特点,目前绝大部分产能位于中国、日本和韩国。隔膜涂覆技术的加速开发和应用正在推动电池企业与隔膜厂商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

电解液为液态物质,运输成本较高,因此电解液工厂通常部署在电池工厂附近生产。现有电解液产能约62%位于中国。目前在美国建立了电解液产能的领先企业包括日本三菱化学、Enchem、Soulbrain和巴斯夫。

电池关键金属的加工和精炼产能通常不在矿山附近,而是跟一个地区的冶金产业基础和电池生产规模更为相关。阿根廷、智利和澳大利亚是主要的锂矿生产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占全球钴矿供应的主导地位。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镍矿产量丰富。尽管如此,上述三种电池金属精炼的精炼产能却主要集中在中国。

美国尽管拥有一定的电池产能,但也从其他地区大规模进口电池、电池包和完整的电池储能系统。为了解电池本地化生产如何实现价值增值,本报告分析了不同地区对于特斯拉/松下电池产品价值构成的贡献率,并与韩国企业在美国生产的电池的产品价值构成进行了对比。

对于特斯拉的电池,因特斯拉/松下在美国拥有本地产能,其产品价值构成中有相当可观的比例来自美国;与松下的合作关系也使得日本获得了大致相当的价值。相比之下,韩国制造商LG Chem或SK Innovation的供应链分布明显不同,因此美国本地元素在这些韩国企业美国工厂的电池产品价值构成中占比相对较低。

一组数据

549GWh/年

202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芯产能

50%

正极占电池制造总成本的比例

4亿美元

2020年8月美国进口电池商品的价值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