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贝特瑞决定联合支持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召开

作者:博乐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1-04-0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经中国国际储能大会组委会确认,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特瑞)决定联合支持CIES2021年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本次大会主题为“共创储能新价值,共建市场新格局”。会议将于2021年5月24-26日在杭州洲际酒店隆重召开。

贝特瑞成立于2000年8月,隶属于上市企业——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0009)。贝特瑞是一家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负极材料专业化生产厂家,是集基础研究、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15年贝特瑞在新三板挂牌交易,2020年7月晋级新三板精选层,证券代码:835185。

贝特瑞是一家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技术领先、产品及产业链布局完善、国际与国内主流客户并重为特色,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正极材料及石墨烯材料为核心产品,行业地位突出的新能源材料研发与制造商。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硅基等新型负极材料、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与高镍三元正极材料(NCA、NCM811等)等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该等材料是制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消费电子电池、储能电池的核心材料。

正负极材料领域成果显著

贝特瑞秉承“创新引领”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引领,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取得了丰硕的技术研发成果,获得国家、行业与市场的广泛认可。公司组建了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广州海关化验中心合作实验室,获得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CNAS实验室等认证,还挂牌了多项省级或市级工程技术中心或实验室。在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领域以及石墨烯等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形成了一系列行业领先的专利和专有技术成果,率先在境内外实施了石墨负极材料、硅基等新型负极材料、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以及石墨烯及相关电极材料等方面的系列化发明专利布局。

截止2021年2月公司已获授权专利权286项,其中发明专利213项(国内发明专利172项,国外发明专利41项)。公司主导及参与制定的2项国际标准和12项国家标准已发布实施,目前仍有多项国际/国家标准在制定中。自成立以来,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主导和参与了包括7项国家863计划项目、近30项省部级重大或专项科研项目在内的近50项政府科研项目,且参与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十三五规划》和工信部委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负责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的制定工作。

完善的产品及产业链布局

贝特瑞围绕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领域形成了完善的产品及产业链布局。形成了重点突出、覆盖全面的产品研发与知识产权布局,形成了以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产品体系,形成了覆盖华南、华东、华北、中西部地区等境内主要新能源产业集群区域的产能布局,形成了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以及三元正极材料等核心产品相关的关键原材料资源或关键工艺工序产能的产业链资源布局,形成了在储能应用、电池回收、石墨烯材料研发与应用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沿领域的前瞻性布局。

贝特瑞坚持“成就客户”的核心价值观与经营理念,致力于打造卓越的客户服务能力,赢得了境内外主流的锂离子电池厂商的深度认可,覆盖了国际与国内主流客户群体,取得了领先的市场地位。凭借卓越的客户服务能力,准确把握各细分应用领域的市场机会,覆盖了以松下、三星SDI、LG化学、SKI及村田等为核心的国际主流客户群体,也覆盖了以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力神、亿纬锂能及鹏辉能源等为代表的国内主流客户群体,形成了以锂离子动力电池应用为主导、以高端消费电子锂离子电池应用为重要组成部分、以储能锂离子电池应用为前景布局的结构合理的应用领域市场结构,形成了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平衡兼顾的良好区域市场结构,从而保障公司业务平稳健康发展。

2013年以来,公司的负极材料出货量已经连续8年位列全球第一。同时,作为国内最早量产硅基负极材料的企业之一,公司硅基负极材料出货量国内领先。公司正极业务聚焦于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领域、采取差异化的产品与技术策略,所生产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和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出货量均位列国内前三;公司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技术领先,已经开始对部分海外客户批量供货,正在积极导入全球领先的锂离子电池厂商供应链。

贝特瑞坚信只有创新,才有未来!贝特瑞愿与您携手,共赢未来!

CIES2021:储能产业年度盛会

作为推动储能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全球顶级盛会之一,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在前十届成功举办的基础之上,继续保持着高规格、国际化、平台化、全面化的特色,围绕储能行业的重点、热点问题,与行业同仁一起,探索储能技术应用步入商业化阶段的发展路径。

据了解,本届大会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已得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新型电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化学与物理电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碱性蓄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与物理电源重点实验室等100余家机构大力支持。大会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储能技术组和中国储能网联合承办。

大会将设置13个专场论坛,分别为: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开幕式及“双碳”目标下储能产业发展新路径专场、新型电力系统与储能整体解决方案专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与储能产业协调发展路径专场、储能系统集成专场、储能安全与检测认证专场、储能电站建设与运维专场、储能电站规划与设计专场、国际储能标准与市场准入专场、电力辅助服务及现货交易专场、储能电站并网与调度专场、储能安全与系统集成专场、新型储能技术及应用专场、综合能源服务与车电互联专场、氢储能与燃料电池专场。

为期三天的会议,主办方将邀请200余家产学研机构及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联合支持,130余位行业专家做主题分享,会议期间还将发布《2021年度储能产业应用研究报告》。

分享到:

关键字:贝特瑞,中国国际储能大会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