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企业动态>会员企业 返回

福建巨电将携自主研发储能CTC技术亮相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

作者:博乐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1-04-0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经中国国际储能大会组委会确认,福建巨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巨电)决定联合支持CIES2021年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本次大会主题为“共创储能新价值,共建市场新格局”。会议将于2021年5月24-26日在杭州洲际酒店隆重召开。

福建巨电系福建省属企业福建省招标采购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子企业。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固态聚合物锂电池技术,专注深耕储能市场及新业态市场,在福建、安徽、江苏等地已建成规模化产业基地,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新能源储能及动力系统的卓越解决方案。

公司产品主要以单体大容量固态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为主。其中,储能领域主要应用于电源侧、电网侧及用户侧。动力领域主要应用在电动渣土车、卡车、电动环卫车、电动公交车、电动船舶、轨道交通以及两轮三轮车等。

储能CTC

该项技术由福建巨电于2019年全行业首创并已开展应用。储能CTC即Cell To Container,是将单体电芯以插片式集成于厢式(集装箱/站房等)空间的储能应用技术。创造性地将庞大的电池系统分解成细小的模块单元,有效优化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一致性;单体产品防护等级高,无并联结构,真正意义上实现BMS对单体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实时监测,提升了系统使用安全性;系统集成化程度高,便于运输、安装、维护,极大降低过程及维护成本,规避安装和维护过程的安全问题;模块之间巧妙的均匀风道设计有效解决散热问题;产品转换效率稳定,高达95%。

CTC产品集成效果

优势产品集体亮相

聚合物固态锂电池电芯产品

福建巨电自主研发的聚合物固态锂离子电池,采用独特的生产工艺保证电芯内部无游离态电解液,搭配铁锂体系,安全性能远超市面锂电产品;超大的表面积和超低内阻,使其具备优异的散热性能和倍率性能;电芯循环寿命高;产品具有离子导电性能高、电子面积比电阻高、离子面积比电阻低、离子选择性高、电化学稳定窗口宽、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优异、性价比高、易整合和环境友好等特点。

移动式储充一体化产品系列

产品充分发挥CTC技术优势,高度集成化、容量配置灵活、安全可靠、环境适应性好。满足移动充电、应急电源、储能调峰、电力供应多种应用场景。为新能源车辆快充、重要设备应急供电、智慧能源电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储能产品系列

为源网侧、用户侧配储提供一流解决方案及优质电池系统,电池成组采用CTC领先技术,安全可靠高度集成、美观易维护,满足调峰、调频、新能源平滑消纳、削峰填谷、应急电源、楼宇储能等多场景应用方式。

小储能产品

分别为51.2V50Ah和51.2V100Ah两个家庭储能产品型号。都采用了科学的内部结构设计,先进的电池生产工艺,并配置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安全可靠、使用温度范围宽等特性。

主要应用领域为普通家庭储能、办公室不间断供电领域、能源短缺地区、电力不稳定地区及孤岛离网地区的临时用电。

CIES2021:储能产业年度盛会

作为推动储能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全球顶级盛会之一,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在前十届成功举办的基础之上,继续保持着高规格、国际化、平台化、全面化的特色,围绕储能行业的重点、热点问题,与行业同仁一起,探索储能技术应用步入商业化阶段的发展路径。

据了解,本届大会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已得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新型电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化学与物理电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碱性蓄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与物理电源重点实验室等100余家机构大力支持。大会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储能技术组和中国储能网联合承办。

大会将设置13个专场论坛,分别为: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开幕式及“双碳”目标下储能产业发展新路径专场、新型电力系统与储能整体解决方案专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与储能产业协调发展路径专场、储能系统集成专场、储能安全与检测认证专场、储能电站建设与运维专场、储能电站规划与设计专场、国际储能标准与市场准入专场、电力辅助服务及现货交易专场、储能电站并网与调度专场、储能安全与系统集成专场、新型储能技术及应用专场、综合能源服务与车电互联专场、氢储能与燃料电池专场。

为期三天的会议,主办方将邀请200余家产学研机构及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联合支持,130余位行业专家做主题分享,会议期间还将发布《2021年度储能产业应用研究报告》。

分享到:

关键字:福建巨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