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国网关注新能源+储能经济性!价格机制成发展储能的关键!

作者:清稚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1-04-0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期国家电网发布多项储能相关招标(详见文末),其中国网西北分部、国网湖北、国网甘肃都发布了关于新能源+储能对电网安全和价格机制方面的研究。而有消息表明国家发改委也在调研抽水蓄能、储能电站市场价格机制,并考虑出台相关政策,储能行业或将迎来好消息!

新能源+储能或成未来主要战场

回顾中国储能的发展里程,国家电网对储能应用的研究重点从新能源发电侧、转移到电网侧储能、如今又重新回到了新能源发电侧,助推了中国整个储能行业的发展。

2011年,由该工程由国家电网公司自主设计、建造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投运,这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系统、智能输电于一体的新能源综合性示范项目。

(2021“新能源+储能”培训考察活动开启,同期参观国家风光储输示范电站,

报名咨询王老师:13780332412)

随后直到2018年,国家电网分别在江苏、河南两省建设了百兆瓦电网侧储能项目,将中国储能市场热度推向高潮,当年电化学储能装机首次突破GW达到1.01GW。

但2019年国网的一脚急刹车、暂停包括抽水蓄能在内的储能项目投资,又让储能的发展顿时陷入冰点。进入冷静期以后,市场也开始重新思考储能的发展方向。

2020年初几个风电储能项目招标的消息将储能热情重新点燃,随后湖南、山东、内蒙古、新疆等十余省份陆续提出新能源配储能的要求,“新能源+储能”成为行业焦点。而随着碳中和、碳达峰目标提出,我国提出继续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到2030年要新增风光装机12亿千瓦以上,并首次提出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这无疑将为电网带来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业内人士指出,储能将成为电力系统必需品,尤其新能源+储能将成为大趋势。

价格机制成为发展储能的关键

然而,以湖南为例,新能源发电侧储能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强制配储增加新能源发电企业的资金负担、而且投资成本无法回收,按要求落地实际项目很少。尽管新能源配置储能的困难重重,国网湖南省电力董事长孟庆强仍明确表示,确保“新能源+储能”协同发展模式落地,规划配置450万千瓦储能参与削峰填谷,促进储能产业规模化发展。

针对成本回收难的问题,2021年两会期间众多代表提出了建言。如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提出建议,加快电力市场改革,形成“谁受益,谁付费”的市场化长效机制;出台政策推动储能云平台建设,支撑电化学储能的充分利用共享化和互联网化;大力推广新能源发电并配套建设大型储能电站,促进东西部经济平衡发展。

多位电网公司代表也在两会期间提出关于推进储能规模化应用的建议。如南方电网总经理曹志安建议力推“可再生能源+储能”发展模式,其成本通过提高新能源消纳比例、提升外送通道利用效率等收益疏导。

国网河南董事长王金行提出建议在国家层面出台政策,推动风电、光伏项目主动承担起提升调节能力成为合格电源的责任,配套建设10%~20%的储能设施。并建议出台与储能成本挂钩的财政税收补贴政策。

国网新源董事长侯清国建议,完善抽水蓄能价格机制、将抽水蓄能电站收入纳入辅助服务费用向全体终端用户分摊传导,保障电站获得合理收益。同时建议科学制定抽水蓄能运行考核、投资回报等配套政策。

而国家电网发布的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也提出,要完善抽水蓄能电价形成和容量电费分摊机制,建立储能电站投资回报机制。研究出台储能的市场机制已经成为目前行业发展的关键!电网公司在其中的推动作用尤为重要。

北极星储能网了解,作为风光新能源资源丰富的国网湖北、国网甘肃、以及国网西北分部,近期发布了多个储能领域的招标,开展关于新能源+储能的经济性方面研究。如甘肃地区的新能源+储能经济性与抽水蓄能运行机制、“新能源+储能”厂站可持续发展的上网电价,西北地区的“新能源+调相机+储能”模式对西北电网安全稳定性的影响、“十四五”电力规划对西北电网输配电价影响,以及黄河梯级储能电站技术与政策研究等等。

最为值得关注的是,有消息显示国家发改委也在调研抽水蓄能、储能电站市场价格机制,并考虑出台相关政策,储能行业或将迎来好消息!新能源+储能也或许将借此得到更快更好发展!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