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企业动态>会员企业 返回

电气国轩决定联合主办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

作者:博乐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1-04-1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经中国国际储能大会组委会确认,上海电气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气国轩)决定联合主办CIES2021年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本次大会主题为“共创储能新价值,共建市场新格局”。会议将于2021年5月24-26日在杭州洲际酒店隆重召开。

电气国轩由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于2017年12月合资成立,是上海市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首批试点企业,业务广泛覆盖储能、备用电源及动力行业,致力于提供可靠安全、性能卓越、创新演进的储能产品和解决方案,已成为国内领先的电化学技术供应商。

聚焦储能电芯和系统集成技术

在储能产业领域,电气国轩重点布局储能电芯和储能系统集成两大核心技术板块,持续投入研发,完成从电芯到储能系统的完整化产品技术链,目前已在储能各个环节实现成功示范案例。

电气国轩聚焦“一芯3S”产品研发,即长寿命电芯、BMS、SCS、OPS,形成了适用于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等多应用领域的一站式智慧储能整体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引领电化学储能行业的系统产品及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

两大生产基地

电气国轩现有两大生产基地,南通生产基地位于南通市经济开发区,占地442亩,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规划年产10GWh,一期建设5GWh,该基地集研发、试验、生产三位一体,是华东地区最先进且具有规模化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产业基地;昆山基地年产300MWh,经过不断升级改造,目前生产的电芯的能量密度已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布局储能全应用场景

电气国轩储能业务覆盖全国13个省市及自治区,目前已完成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全场景应用布局,产品在高原、高湿、高热、高风沙地区得以品质验证,通过丰富的项目积累已经打通“源网荷储”与“风光水火储”两个一体化通道。

电气国轩与太平洋绿色储能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电池储能系统战略制造框架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全球范围内将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共同挖掘新能源配套储能系统项目,目前已在海外市场达成实质性合作,这也意味着电气国轩将踏入国际高端储能市场。

国内首个商业化运行独立储能电站——上海电气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青海格尔木32MW/64MWh储能电站项目正式投运,标志着电气国轩在西北能源市场取得重大成果。该项目作为国内首个投运的商业化运行独立储能电站,成功打通“源网荷储”及“风光水火储”两个一体化通道。

电气国轩西藏光储综合示范储能项目顺利完成一次性并网发电,项目区域紫外线辐射强,温度低,风沙大,交期紧张,十分考验储能系统集成商的技术能力、生产能力和储能系统的可靠性。这是电气国轩第一个西藏项目,也是电气国轩锂电储能系统继青海共享储能示范电站之后第二次挑战高海拔地区,再次验证了电气国轩为高原地区提供清洁、可靠的绿色能源的实力。

备用电源领域:

顺应国家新基建东风,电气国轩备用电源业务同比上涨5.62倍,由国内走向海外,与中兴通讯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爆款产品达业界领先水平。针对市场的不同应用需求定制备用电源产品矩阵,匹配通信基站及UPS全场景适用,适应各类严苛应用环境,如高海拔、高/低温、高盐雾场景应用。

CIES2021:储能产业年度盛会

作为推动储能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全球顶级盛会之一,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在前十届成功举办的基础之上,继续保持着高规格、国际化、平台化、全面化的特色,围绕储能行业的重点、热点问题,与行业同仁一起,探索储能技术应用步入商业化阶段的发展路径。

据了解,本届大会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已得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新型电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化学与物理电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碱性蓄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与物理电源重点实验室等100余家机构大力支持。大会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储能技术组和中国储能网联合承办。

大会将设置13个专场论坛,分别为: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开幕式及“双碳”目标下储能产业发展新路径专场、新型电力系统与储能整体解决方案专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与储能产业协调发展路径专场、储能系统集成专场、储能安全与检测认证专场、储能电站建设与运维专场、储能电站规划与设计专场、国际储能标准与市场准入专场、电力辅助服务及现货交易专场、储能电站并网与调度专场、储能安全与系统集成专场、新型储能技术及应用专场、综合能源服务与车电互联专场、氢储能与燃料电池专场。

为期三天的会议,主办方将邀请200余家产学研机构及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联合支持,130余位行业专家做主题分享,会议期间还将发布《2021年度储能产业应用研究报告》。

分享到:

关键字:电气国轩,中国国际储能大会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