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海上风电发展市场广阔

作者: 来源:中国风电网 发布时间:2012-02-0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中国拥有18000多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可利用海域面积多达30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海上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的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和东南沿海地区。东南沿海距离电力负荷中心近,并且土地资源紧缺,海上风电将成为东南沿海风力发电的主要趋势。
 
    2010年,风电产业被列入国家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风电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根据国家最新的能源规划,中国海上风电的发展目标为2015年达到500万千瓦,2020年达到3000万千瓦。
 
    目前海上风电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2010年中国首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上海东海大桥102兆瓦项目全部并网发电,并开始供电;同年国家能源局正式启动了总计100万千瓦的首轮海上风电招标工作,分别为滨海和射阳的两个30万千瓦的近海风电项目、大丰和东台的两个20万千瓦的潮间带项目。截至2010年底,中国以13.8万千瓦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位列全球第七,与丹麦、英国、德国等共同成为全球风电大国。2011年召开的全国海上风电工作座谈会指出,中国将于2012年下半年启动第二批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准备工作,预计2013年上半年完成招标,总建设规模将在150万至200万千瓦之间。
 
    在国家大力推动下,海上风电正处于加快发展的态势下,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和福建等省市纷纷提交了各自的海上风电发展规划。目前,中国沿海由北至南已经规划的海上风电项目总计约有24个,总装机容量超过2500万千瓦,预计到2020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海上风电第一大国。
 
    早期安装海上风机主要借助起重船,如中国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力发电项目即采用浮吊进行风机整体吊装。但是传统的起重船仅仅依靠锚链系统对船体定位比较容易受到海上波浪、潮流影响、特别是安装进行到风机上部塔筒以上部位时,船体轻微晃动在80米以上的高度将会引起数米的位移,给准确对位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目前国外进行海上吊装时较多采用配备自升式桩腿的平台或船只,采用桩腿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安装的精度和施工进度。近年来,世界上陆续出现改装或新建的专业化海上风电安装船,譬如英国MPIOffshore公司的“MayflowerResolution”号即为世界上第一艘专门为安装海上风机而建造的船舶,总造价约7500万美元,并于2004年初交付。
 
分享到:

关键字:海上 风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