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马骏:中国迈向“碳中和”未来可能要投几百万亿元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21-04-2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海南博鳌4月2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任明超 王林)“碳中和”“绿色金融”成为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的热点话题,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主任马骏在媒体见面会上解释中国迈向碳中和未来30年缘何会产生几百万亿元的投资机会。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减排承诺引发世界瞩目和国际社会的热烈反响。

马骏说,综合各种数字和研究,看上去100万亿元是一个非常保守的估计,几百万亿元是大概率事件。

“谢振华团队在去年年底就发布过一个关于2050的报告,当中提到如果中国要迈向碳中和的话,未来三十年需要新增的绿色投资是138万亿元。”马骏介绍,他牵头的给重庆做的一个碳中和路线图的研究,测算出来光是重庆这么一个不大的省级经济体就需要13万亿元的低碳投资,未来三十年当中,重庆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只有1/40,而且重庆的人均收入跟全国差不多,因此可以作为一个缩影,把重庆占的全国的比重倒过来再乘上13万亿会发现是好几百万亿的概念。

在此前举行的2021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马骏还表示,未来,技术方面的投资需求不容小觑,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意味着颠覆性的能源革命、科技革命和经济转型。实现能源体系的净零排放甚至负排放,需要加强对碳捕获、碳封存等技术的投入;除了能源领域,还涉及交通、建筑、工业、农业、生物科技、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

碳中和有利于增强制造业升级转型的动力,通过规模效应来降低成本。马骏认为,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光伏、风电能源成本已降低了80%,未来十年可能还会降低50%,再加上未来如果其他新能源有重大突破,比如氢能、海上风能,发展的可能性更大。除此之外,中国制造业也有巨大的出口潜力,届时不光是中国市场,全球市场尤其是“一带一路”市场,都可享受到规模效益产生的发展红利。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分享到:

关键字:碳中和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