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消费增速放缓,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型
2020年,随着新冠疫情在中国得到迅速有效的控制,能源消费比上年略有增长,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为49.8亿吨标准煤,增速为2.2%。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非化石能源发电2.2万亿千瓦时,增长8.4%。全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9.34亿千瓦。
2021年,国家谋划落实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研究制定相关能源战略,石油石化行业将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战略,加快研究确定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及实施路径和行动方案,并着手付诸实施。
■ 石油市场遭受巨大冲击,石油需求缓慢回升
2020年,我国石油市场遭受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大冲击。全年国内原油加工量为6.74亿吨,比上年增长3.4%,增速降低4.6个百分点;成品油实际消费量为3.8亿吨,下降0.8%。
2021年,预计我国石油需求约为7.09亿吨,受油价回升、原油库存释放影响,表观消费量增速将回落,比上年仅增长1%。国内原油产量将回升至1.97亿吨。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将升至73.9%,小幅增长0.4个百分点。预计2021年国内成品油实际需求约为3.84亿吨,增长1.1%,随着国内炼化能力持续增长,成品油实际产量将升至4.39亿吨,增长3.1%。供应过剩将进一步加剧,成品油净出口将重上5000万吨台阶。
■ 天然气消费增速放缓,去年供需总体宽松
2020年,在新冠疫情、经济和市场等综合因素影响下,我国天然气消费量达到326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7.1%,增幅有所放缓。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8.7%,占比较上年略有提升。
2021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速将回升至8.6%,消费量达3542亿立方米;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发电和化工用气增速分别为8.6%、9.8%、8.6%和4.5%。国内天然气产量为2040亿立方米,增速为5.9%,较2020年有所回落;天然气进口量为1585亿立方米,增长12.5%;对外依存度达44.8%,略有上升。
■ 油气产量实现持续增长,效益增储上产压力日益显著
2020年我国油气生产企业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积极应对新冠疫情、低油价、需求不振等不利因素影响,继续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调整投资策略,加强重点战略区域、潜力优质区块的勘探,有效控制成本,在逆境中继续保持了油气产储量双双增长。2021年,随着油价逐步恢复,上游投资有小幅回调,原油产量有望达到1.98亿吨、天然气产量有望超过2000亿立方米。
■ 炼油、乙烯产能继续增长,疫情对生产运行带来一定影响
2020年,中国炼油能力持续较快增长,全年净增2580万吨/年,总能力升至8.9亿吨/年,原油加工量比上年增长3.4%,达6.74亿吨;成品油收率为63.1%,比上年下降3.6个百分点;成品油实际产量为4.26亿吨,比上年下降2.1%;炼油利润大幅下降50.3%,为72.2元/吨。国内新增乙烯产能451.5万吨/年,总产能至3518万吨/年,增长14.7%。
2021年,中国炼油能力将再上新台阶,预计净增能力1474万吨/年,首次突破9亿吨/年。国内千万吨级炼厂将增至34座,其中民营企业炼厂增至4座。原油加工量将首破7亿吨大关,国内炼油能力和成品油产量过剩仍将很严重。2021年将是我国乙烯工业史上产能建成投运最多的一年,预计新增乙烯产能845万吨/年,总产能将突破4300万吨/年。乙烯规模已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二,与美国的规模差距已经不大,但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创效能力亟待提高。节能降耗、降本增效、增强国际竞争力,解决好下游产品同质化、中低档偏多的问题,走上差异化和高端化的高效高质量发展之路,将成为今后石化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
■ “双碳”目标确立,促进能源加速转型
2020年,中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对能源转型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2021年,各级政府将出台更多的政策措施,促进油气行业生产过程清洁化、提升清洁能源供应能力、提高能效,实现绿色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油气企业将加快石油勘探与生产,控制成本,努力做到“供得上、划得来、保安全、有效益”;更加注重发展天然气,提升清洁能源的供应能力,并根据企业自身条件,选择实施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发展。
■ 海外油气合作稳中推进,形成油气发展系统循环体系
2020年,中国油气企业努力把与海外油气合作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扎实推进油气增储上产不动摇,海外勘探不断取得进展,夯实了海外油气合作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中国油气企业在海外恪守东道国的限产政策,海外油气产量达1.8亿吨油当量,同时,采取更加谨慎的经营策略,执行更加严格的成本管控,更加注重现金流管理,实现了有效发展。预计疫情后,东道国急于恢复经济,势必希望吸引更多海外投资,这将为2021年中国企业的海外油气合作创造更多机遇,有助于形成以海外油气投资为动力的系统循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