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际新闻 返回

世界主要国家纷纷调整油气及相关能源政策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石化报 发布时间:2021-04-30 浏览:

资源国

1.出台政策缓解运营困境

出台财税优惠政策为行业纾困。疫情暴发后,资源国政府相继出台大规模财政支持政策,通过财政拨款刺激经济发展,支持企业恢复正常运营。如加拿大为油气行业提供25亿加元(约合129.7亿元人民币)援助,英国为受影响企业拨款120亿英镑(约合1084亿元人民币)等。

此外,各国还陆续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如俄罗斯为受疫情影响的行业提供6个月的税收减免,并大幅下调石油出口关税;泰国出台针对石油及相关业务的税务减免措施,延长消费税支付期限。哈萨克斯坦针对国际市场油价暴跌情况,调整原油开采税、出口关税与油价挂钩的机制,减免成品油消费税,制定旨在保护采油企业的立法措施。

实施金融政策支持行业发展。俄罗斯、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加拿大、阿联酋、伊朗、印尼等多国央行采用降息或相关量化宽松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加拿大商业发展银行还拟向能源公司提供价值1500 万~6000万加元的商业贷款。

美国除了两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法案,美联储还提供4万亿美元用来稳定金融市场,提供贷款担保支持,扶持包括油气行业在内的受打击行业。

2.能源转型步伐加快

发展天然气,持续提升LNG产能。天然气作为相对清洁的化石能源和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过渡能源,仍是资源国的发展重点。卡塔尔凭借绝对的成本优势(0.5 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稳居全球最大LNG出口国地位。在北方气田项目的驱动下,卡塔尔有望将其LNG产能扩大43%,至1.1 亿吨/年。

增加投资,加快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2015年底,阿联酋发布《2050迪拜清洁能源战略》,提出将在2050年前投资1634亿美元发展可再生能源,使迪拜清洁能源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2020年达到7%、2030年达到25%、2050年达到75%。2020年8月,阿联酋完成阿布扎比Al Dhafra光伏发电项目的招标工作,该项目总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两吉瓦。据测算,该项目发电成本将仅为13.5 美元/兆瓦时,创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新低。沙特一直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2017年确定了“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到2023年达到27.3吉瓦、到2030年达到58.7吉瓦”的目标,还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办公室,专门负责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招标工作。2020 年初,沙特启动了第三轮太阳能发电项目招标计划,包括4个子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2 吉瓦。此外,2020年7月,沙特还与美国空气产品公司达成投资建全球最大绿氢项目的合作,预计总投资达70亿美元,2025年投产后,产量有望达到650吨/日。

俄罗斯加快建设现代化能源强国。2020年上半年,俄罗斯相继通过新版《2035年前能源战略草案》《2035年前制造业发展计划》和《2035年前煤炭工业发展计划》,全方位促进能源现代化发展。俄罗斯还加大对能源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支持力度,确立4个关键目标,即到2035年实现能源基础设施现代化、能源产品出口多样化、能源和制造领域创新化、数字转型全面化。在当前全球石油需求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俄罗斯将推进能源出口多样化,以天然气特别是LNG出口为主,目标是到2035年,LNG产量在0.8亿~1.4亿吨、天然气开采量在8500亿~9240亿立方米,城镇居民气化率从68.6%提升至82.9%。俄罗斯还将氢能发展纳入出口战略重点,力求到2035年通过扩大氢气产能成为全球重要氢能经济国家。

消费国

1.能源结构加速向清洁化转变

多国设立碳中和目标。2020年3月4日,欧盟委员会公布《欧洲气候法》草案,将2019年12月作出的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政治承诺正式入法。按照草案要求,欧盟所有成员国都要采取必要措施实现上述目标。草案还规定了评估成果的措施和分步实现2050年目标的路线图。2020年12月11日,欧盟27国领导人通过了欧盟委员会关于提高碳中和中期目标的提议,将2030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从相较于1990年水平的40%提升至55%,并写入欧盟法律强制要求成员国遵守。中国、日本和韩国也在2020年首次确定碳中和目标。据能源和气候信息小组统计,目前已有27个国家和地区实现或明确提出碳中和,还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讨论碳中和目标。

加快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的配套政策密集发布。碳中和目标下可再生能源逐渐成为能源行业未来发展重点,消费国纷纷出台政策加速推进清洁能源发展。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发布了各自的《国家氢能战略》,建立对未来氢能的生产、运输、使用,以及相应的技术创新和投资的政策框架。欧盟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基础设施等方面推出5750亿欧元的氢能投资计划,氢能产业将迎来发展机遇期。同时,多国还通过气候政策方面的立法,限制煤炭项目的发展和燃煤电厂的运行。根据德国能源研究智库发布的报告,欧盟有6个国家已实现“无煤”,14个国家承诺2030年或更早淘汰煤电。

2.升级电力供应系统适应绿色经济新发展

电网国际互联互通促进能源资源统筹开发利用。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要求电网大幅升级和扩容。2020年,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提交的政策建议《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加强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联系》被纳入联合国政策建议,将在联合国层面建立全球能源互联网工作机制,支持全球能源互联网相关研究规划与项目建设。

打造更具灵活性、包容性的电力市场。技术进步和对能源更安全可靠的需求使传统的集中式电力结构变得更多样化和分散化。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和容量市场机制的引进,可充分利用不同能源之间的耦合互补特性来保证高峰负荷期的电力供给,保证了电力供应安全可靠。欧盟已陆续实现多国、多区域市场的联合交易,基于统一市场核心规则实现联合出清的市场机制逐步建立。

2020年2月,英国商业、能源与产业战略部承诺将对容量市场的设计进行多项改进,允许跨境输电容量直接参与容量市场。2020年,日本启动跨区联络线输电权市场,缓解跨区交易联络线容量不足。泰国和土耳其鼓励更多家庭和企业安装屋顶光伏设备,并将多余电力向电网出售。

3.交通领域继续加快低碳节能转型

海运、航空业燃料转换降低排放污染。国际海事组织(IMO)新规实施以来,海运业愈加关注低硫燃料的研发和应用。航空领域的低碳转型也在提速,欧盟委员会计划2021年就航空燃油混合可再生燃料这一议题进行立法,多国已开始积极筹备行动。2020年,德国公布法律草案称,计划2030年前航空领域所用燃料中需要混合2%的零碳排放可再生燃料。法国政府发布减碳路径图,要求航空业2022年起在燃油中混合1%的可再生燃料,到2025年将这一比例提升至2%、到2050年提升至50%。挪威要求2020年起在航空燃油中混合0.5%的生物燃料。芬兰则宣布2030年前将在航空燃油中实现30%的生物燃料混合比例。

推动电动汽车向高质量发展。2020年11月,中国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计划到2025年,电动汽车平均电耗降至12千瓦时/百千米;到2035年,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欧盟制定了一系列新政,规定2021年起,欧盟境内新乘用车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得高于每千米95克,到2025年和2030年,则需要在这一基础上再分别降低15%和37.5%。英国目前使用的无铅汽油中混合了5%的生物乙醇,政府考虑引入混有10%生物乙醇的低碳燃料。

各国还出台了各种财税优惠政策。2020年3月,欧亚经济联盟理事会通过决议,在成员国范围内取消部分电动汽车的进口关税,零关税政策将执行至2021年12月31日。德国分别于2020年2月、6月两次发布《环境奖金》文件,将电动汽车单车补贴从4000欧元(约合3.1243万元人民币)提升至6000欧元,再从6000欧元提升到9000欧元。法国分别于2020年1月、5月发布《二氧化碳排放奖惩法规》和《80亿欧元汽车产业复苏计划》,前者规定消费者购买高排放车型要被罚款。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推出包括减免购置税、增加用户补贴等行业扶持政策,进一步刺激本国电动汽车市场发展。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动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