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关注:新能源汽车投资机遇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2-2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1.政策与补贴:已全面,问题在于没有符合条件的产品。十年规划争论的核心还是技术路线和补贴多少,但示范城市的发展目标,补贴政策都已定好,就待实施。没有政策了。因为企业发展并不缺钱,问题在于没有符合条件的产品。国家补贴将转向支持公共平台建设。
 
    2.混合动力技术:日本最好,国内很少。日本做得最好,其他国外品牌有些是样子产品,国内混合动力可以说无专利、技术还不行,往往遇到过于复杂无法做下去或者无法绕开日本专利的问题。政府和外行呼声较高,车企做好的很少,混合动力客车做的多一些,因为国外没有专利。
 
    3.十城千辆:今年将提速达标,试运行才开始上路。年内各政府将提速达标。
运营上出租没优势、大巴利润低,但最先规模化运营的车企可能会走在最前面。因为没有规模化,不知问题在哪,企业需要样本,运营观察问题。
 
    4.技术:国内电池技术同质化比较严重,电机电控差距不大。电池日韩技术最好,未来国内竞争优势可能演变成距离近、维修快。
 
    5.充换电:无定论,实践出真知。实用角度来说充电个别情况才有问题,换电对技术和环境要求高。国内杭州首先试运行换电模式,待实践出真知。
 
    6.与国外差距:体制是关键,新私企1-2年内盈利是可能,我国弯道超车依然是机遇。国内大部分车企为国企,市场与考核指标存在分离,但我们具备锂资源,稀土资源,国网设施建设等优势,加上中国汽车销量第一,市场最大,弯道超车依然是个机遇。一些私企发展势头很好,1-2年可起来。
 
    7.何时驶入家庭?需要5-10年,性能、价格、配套生产能力等问题逐步解决才具备进入家庭的条件。对消费者购车一定是1+1中的后面那个1,且整车一体化才可以产业化。
 
分享到:

关键字:关注 新能源 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