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创力新能重点支持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召开

作者:博乐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1-05-0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经中国国际储能大会组委会确认,河南创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力新能)决定联合支持CIES2021年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本次大会主题为“共创储能新价值,共建市场新格局”。会议将于2021年5月24-26日在杭州洲际酒店隆重召开。

创力新能是一家以研发为主的实验室型企业,始建于1999年,一直专注于环保新能源镍系二次电池的研发与生产;公司历时多年潜心研发的方形大容量阀控免维护镍氢蓄电池和新型少维护铁镍蓄电池,填补了行业特种储能与动力电池的空白。

公司于2015年9月登陆新三板,证券简称:创力新能,证券代码:833657。

公司建有省级“环保新能源镍系二次电池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公司和中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等建有校企合作,和中科院上海微系统研究所、中科院山西煤炭研究所建有院企合作。公司拥有专利技术50余项,均属填补国内空白。

铁镍电池是一百多年前爱迪生的一个重大发明,又称爱迪生电池。是世界上最早的电动汽车电池。公司历时多年第一个在全球范围内重塑了铁镍电池。经重塑的新型少维护铁镍蓄电池是目前二次电池体系当中同时具备环保、安全、大容量、长寿命、可快充、高性价比、易回收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电池。方形大容量阀控免维护镍氢蓄电池和新型少维护铁镍蓄电池在以下六个应用领域具有比较优势:1、储能领域,特别是大容量、大规模和特种储能领域;2、电动叉车等专用车和工业工程车领域;3、轮船游艇潜艇等水域交通领域;4、铁路等轨道交通领域;5、军民融合等高安全要求领域;6、电动旅游观光车、场地车及公共交通领域。该电池有望成为替代铅酸电池、镉镍开口电池、并和锂电池形成优势互补的新型特种储能与动力电池。

方形镍氢电池

方形铁镍电池

2019年,新型少维护铁镍蓄电池开始进入国内市场,并出口德国、美国、新西兰、菲律宾等国家。以新型少维护铁镍蓄电池池为核心的电动叉车项目也已于日前启动,全球首台以新型少维护铁镍蓄电池为动力的“艾迪生”牌电动概念叉车于2019年10月首次亮相上海“亚洲物流展”并受到极大关注。公司未来将以高安全性特种电池为核心、实施“电池+电动叉车”的双头战略,让这一特种新型储能与动力电池积极参与“碳中和碳达峰”,为人类提供一种新的绿色能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参与者,电池产业要实现和谐发展就要摆脱自身产业链“污染和高能耗”的帽子,就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淘汰铅蓄电池和镉镍电池、最大限度减少或者规避锂电池的安全和回收影响,是“绿色发展”的大势所趋!现有电池体系中,锂电池在小型电池等领域有着很大的比较优势,而在大容量电池、大规模应用方面有着瓶颈,经重塑后的新型少维护铁镍蓄电池等水系电解液电池则可以优势互补,在满足应用端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实现传统污染电池行业的战略转型,杜绝铅、镉等有毒有害污染,实现“绿色”发展。

CIES2021:储能产业年度盛会

作为推动储能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全球顶级盛会之一,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在前十届成功举办的基础之上,继续保持着高规格、国际化、平台化、全面化的特色,围绕储能行业的重点、热点问题,与行业同仁一起,探索储能技术应用步入商业化阶段的发展路径。

据了解,本届大会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已得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新型电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化学与物理电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碱性蓄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与物理电源重点实验室等100余家机构大力支持。大会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储能技术组和中国储能网联合承办。

大会将设置13个专场论坛,分别为: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开幕式及“双碳”目标下储能产业发展新路径专场、新型电力系统与储能整体解决方案专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与储能产业协调发展路径专场、储能系统集成专场、储能安全与检测认证专场、储能电池技术与应用专场、储能电站规划与设计专场、国际储能标准与市场准入专场、电力辅助服务及现货交易专场、储能电站并网与调度专场、储能安全与系统集成专场、新型储能技术及应用专场、综合能源服务与车电互联专场、氢储能与燃料电池专场。

为期三天的会议,主办方将邀请200余家产学研机构及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联合支持,130余位行业专家做主题分享,会议期间还将发布《2021年度储能产业应用研究报告》。

分享到:

关键字:创力新能,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