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美媒:中国“石油圣地”转型为可再生能源的绿洲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手机环球网 发布时间:2021-05-19 浏览:

美国彭博社5月17日文章,原题:如何将曾经繁荣的石油小城打造为可再生能源的绿洲 戈壁沙漠边缘的一个小镇上,中英文对照的牌子上写着“石油圣地”,一旁保存完好的钻机是中国第一口商业油井的所在地。4月的一个早晨,白雪覆盖着废弃的街区,房子里到处是破碎的墙纸、家具和窗玻璃。

这里是玉门,“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它是中国过去40年变化的象征:从强调牺牲的时代到企业家和追求财富的时代,从矿物燃料到可再生能源。

伴随着老城的消亡,一座新城在西边拔地而起,它坐落在古丝绸之路边上一片肥沃的绿洲上。这里有宽阔的街道、新学校、住宅楼和乐观的情绪。玉门新城周围没有石油井架,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风力涡轮机和光伏发电场。

“中国石油行业的每个人都对玉门有着特殊的感情”,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的研究员杨富强(音)说。“资源城市为国家发展牺牲了自己,当它们衰落时,国家应该帮助它们。”玉门是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的出生地。

当石油开始耗尽时,衰退迅速到来。工人开始离开,许多人去了新疆,那里有正在开辟的新油田。玉门是中国69个“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中央政府拨出数千亿元人民币来振兴这些城市。玉门振兴计划仍以能源为基础,但这次利用的是中国北方的风能。

最近一个工作日的下午,人们在新的市政广场和公园里散步、聊天。附近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芭蕾舞、吉他、声乐和绘画兴趣班正在招生。这种发展和乐观情绪是周边巨型可再生能源项目的产物。在城市的郊区,一块牌子上写着“玉门风力发电旅游景区”。玉门仍有一张潜在的王牌,凭借它或许可重拾昔日辉煌,跃居全国能源技术的最前沿。在平坦的沙漠上,正在安装巨大的环状定日镜。每个环的中心是一个塔,用来接收反射的阳光,并将其集中到一个光束中,产生足够的热量来运行一个热电站。如果成功,玉门可能再次成为中国能源工业的先驱。(乔恒译)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电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