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5月24-26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200余家机构共同支持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在杭州洲际酒店召开。本次大会主题是“坚守储能安全底线,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在5月25日上午的”储能系统集成“专场,万真消防技术(广东)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李智分享了主题报告《海外储能消防技术与经验分享》。经演讲人本人授权同意,小编整理了演讲速记,并将速记内容分享如下:
李智:消防是一个传统行业,非常有幸在这里和储能行业的朋友们分享一些海外的消防经验。
海外储能方面,我们碰到最多的就是标准、交付,还有售后、全球维保。在消防方面,我们总是会提到如何有效的早期防范火灾,如何减少造成更大损失,以及设计对初期火灾有效,还有如何解决不同国家消防产品的准入等等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像欧洲、美洲以及澳洲,还有刚才正好莱茵印总也提到了日本有特殊标准等,我们也有在日本做一些消防项目。
我们要参考不同的一些标准、设计规范,海外的规范,更多的我们可能会是在消防层面的欧标以及美标。我今天在这里也会围绕着855(音译)来介绍一下消防设计的指引方向。我的很多客户会在海外,他们可能会聘请第三方的销售顾问,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和他们对接、沟通,这也是我们一直在面对的事情。以及不同国家的消防施工标准,我们也要去考虑。整套系统如何进行设计,比如说设计时也会考虑如何交付的问题,这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初窥门径。这是我们在2011年7月5日收到的首个比较完整的美标储能消防的技术要求,使用的气体灭火钢瓶是水平吊装在集装箱顶部,就是这样的特殊美标要求。说到这里也很有意思,我们是传统的消防,我们做过很多电厂的消防,也完成过港珠澳大桥等超大型的项目,但是对于储能这块,我们的感受最深的就是除了标准就是交付,永远在交付图纸。当时在这个项目中,基本没有什么其他什么复杂的,就只有一个集装箱项目,但是要对接的数据与资料非常多,基本上做传统消防的人都不愿意做这么小而又资料繁杂的业务,这是哪个客户就不说了,但也正是如此,我从此就不小心走到了储能行业,陪着储能行业的朋友们,我们也成长了,也学到很多东西,我们一直走到现在。
我今天主要会从几个方面去说一下储能这块的消防。首先,我们会从空间级的消防,围绕着我们应该怎么更加去满足这些标准。还有就是柜体机,我们现在提到更多的是户外柜,还有就是装配,所有的设计和要求都已经达到标准要求的时候,那么施工这块应该怎么做。还有另外一块是PACK层级,我们在考虑这一级如果去做一些设计,把一些危险或者说热失控防范在更早期。
我们万真今年预测大的集装箱空间级的这种,预计今年的交付应该在1500个集装箱,柜体机目前的订单是到了2万单,UPS的那种是在1万台的订单,更多是海外交付。PACK级目前是处于在和多家公司沟通的阶段,在这一层级我们只能提供消防技术上支持。
常规的火灾报警系统,在国内这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报警设备,现在在会场里从建筑上看火灾报警系统都有,但是要去到海外,就有欧标、澳标、美标、日本标准和韩国标准等等都会有一些和国标不一样。还有一些特殊声光报警的要求,而我们的储能机柜一般是在比较偏远,环境比较恶劣的地方,对这块的要求就比较苛刻了。稳定,可靠,高温,低温,高IP等级,防水,防风等。还有一些特殊的紧急疏散产品的要求,也是需要满足各个不同地方的标准要求。当然,最多还是满足美标和欧标。
气体灭火系统,这是储能最早应用储能设备的一个产品,包括氟化工灭火药剂,用的比较多的是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还有惰性的混合气体,IG55、IG100和IG01,它主要是以降低氧气浓度,可以降低到12.5%以下。现在有些机构在做完测试,说做惰性气体系统降温效果会更好,其实还有另一个问题,就是喷放时间,因为IG55惰性气体的喷放时间会比氟化工的药剂时间喷放时间更长,可以持续1分钟。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在设计了这些气体灭火之后,同时也要考虑到泄压,目前看到储能这块都没有参照海外标准来做,我们设计的泄压口是按照海外标准来做的。按照海外标准的做法用的氟化工是双向压力平衡器,惰性气体用的泄压口是单向的,类似国内的泄压口。
对于常规的消防报警以及气体这块,我们在施工装配这块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进行水力计算,这是作为UL\FM\VDS标准第三方的数据要提供给客户。我们管道的设计都有很多的要求,这些都是要满足标准的,比如说在管道末端要设置一些集成器,管道只能做水平三通,不能做垂直三通等,以及火灾报警的这些电线管路都需要有相关的UL\LPCB认证,以及防火阻燃电缆等等。在做气体灭火的时候,如我们在帮一家集装箱做气密性测试(图示)。
可燃气体探测系统,目前我们做的最早的项目到现在快接近3年时间了,没有问题,没有误报,这个设备是一个相对比较高灵敏的设备,尤其是在NFPA855里明确提到,更早期地去探测到危险性的时候,是需要使用可燃气体探测。可燃气体探测里,我们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的可燃气体探测,一种是被动的可燃气体探测。(图示)这是交往澳洲的,这是交往美洲的,它们能够更早地在空气里探测到烟雾与可燃气体。还有被动的可燃气体探测,也就是点式的,这种我们都会安装在集装箱的顶部,还有这种是欧标的,以及我们在项目中做的一些图纸,如何去接线,如何去测试。
当我们做完可燃气体探测之后,还有下一步,就是我们探测到了以后应该怎么做,所以我们有一个主动排风系统。这是按照美标来做的,就是说当它达到一定可燃浓度的时候需要打开排风扇进行主动排风,排风始终会涉及到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结构。我们的空间永远是那么小,对这些设备的要求永远是那么高:你能不能再小,你能不能更小,另外所有的设计我们都有一些计算公式,要达到排风风量,可能不能再小,我们只能做的这么小,而且还符合海外认证。所以我们用在集装箱上面,是上面两个是大一点的,下面是非常小的,也非常薄,是用在户外柜上,这些都已经有一些项目案例在实施和交付。这是主动进排风的系统,并且符合海外NFPA69标准。
当我们主动进排风系统在无效或者是意外产生,可燃气体仍然聚集,仍然会产生一些危险怎么办?下一步,我们是参考NFPA68,也就是属于泄爆。如图:这个集装箱在顶部并没有安装泄爆板,但在下图有安装。我们在设计泄爆板的时候仍然需要进行计算,到底用多大的泄爆板以及为什么要这么设计。我们有两种设计方式,一种是设计在顶部,一种是设计在箱子的两侧。设计在顶部又涉及到结构,因为涉及到运输、冰雹、灰尘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设计在侧面又会涉及到一些结构的问题,我们目前多数的集装箱储能都是从两侧开门,所以说又会涉及到一些客户使用的问题,因此每次的设计沟通都会涉及到很多问题。但是如果我们需要做泄爆,我们就需要做这个设备,去满足NFPA68的要求。同样,NFPA68是美标,EN14797是欧标,我们都会出具这样的认证书。
关于水消防系统,仍然需要达到相关标准,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到底是用闭式还是用开式,这个问题我们有碰到很多客户都是很专业的,包括第三方销售顾问,他们要用开式,有的说用闭式。可能说起来问题比较多,如果有机会,会后再讨论。在箱体上会有一个喷头,这里是安装在柜体里的喷头,有水平、垂直侧喷,也有中速喷头和快速喷头。
到这个为止,855提到的对于消防指引的东西,基本上都已经涵盖到了,再往下是户外柜,今年我们的交付是2万台,因为我们的很多设备都是海外进口的,国内标准还没有交付,海外标准的需求量连交付都很困难,生产都来不及的。我不太懂为什么户外柜都这么火,你们是储能的专家,现在户外柜是非常多的需求。当单体的户外柜需要我们的消防设备很小,又能达到报警的状态,以及还要可燃气体,这种设计都在考验我们如何去做,将这么多设备放入更少的空间中去。如果项目有很多的户外柜组成,比如说我们碰到现在是8个户外柜或者16个组成一组,我要知道哪台柜子出现了问题,如何去解决它的问题,如何更早地去解决它的问题,这是目前探讨的比较多的问题。我们会有一个简单的点式的探测或一个复杂的可寻址报警系统,可以和BMS直接联动,是大规模户外柜群组的设计。
有的户外柜比较大,有的比较小,大的一般在10尺左右,有的非常小。大的也可能会分区,我们现在在设计的也是分区,分区下来也比较小。基于小的特点,我们的一些用于小区域的灭火设备也基本上有三种,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其中一种,这是比较传统、比较常规的一个火探灭火系统。这下面的是数据中心的UPS柜的图片,这是批量生产。这个设备,我们把它定义为一个工程产品,因为它不能预制,只能现场装配和调试,所以造成一个问题是所有的管道连接这块要求非常高,可能在你装配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后续的维保问题,尤其去了海外会更加的复杂。即便如此,它是一个传统的产品,我们仍然在交付,而且交付的量很大。它所使用的药剂是洁净气体,形式有直接使用和间接使用。
我们还有另外两种,气溶胶以及柔性灭火抑制管,这两个为什么放在一块儿?因为它比较简单,都可以做预制,到了项目现场或者当地不需要,可以自行变更,不用担心设备还会出现什么问题。上面这个图片大家可以看到,这也是我从公开的资料上截取的,是宁德的,这个方案也是我们在提供的。虽然它们都是洁净气体,一个是在释放之后要立即进行残留物处理,另外一个柔性抑制管是洁净气体,不存在残留物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的储能在偏远地方的时候,一般无人值守,性抑制管如果产生一些误喷或者误启动,可以很好的解决,目前很多客户已经将性抑制管销到北美和其他地方去,这是非常好的产品。目前在柜台里用到的几个产品,都是用在使用,并且应用的非常广泛。
在产品方面,我就介绍到这里,因为我的PPT再往下就是结束页了。
最后,我说一句。我还是要回到我们在做海外项目的时候,仍然对我们的考验是标准、交付以及售后和全球维保的问题,这是一直围绕着我们的话题,无论消防技术如何更新,如何匹配储能和各个客户的要求,以及在储能柜中对结构的要求,也许还是有很多其他的问题,而我们每天都在处理这些问题,都在探讨这些问题。今天在这里只是分享,只是发布了一些图片,和大家一起探讨,如果后面还有什么需要和我沟通的话,这里是我的个人微信,我会立即通过,也会毫无保留,尽可能和大家分享这块的经验。
我一起和储能走过了十年,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