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我国石墨烯材料研究成果登上国际材料科学顶级期刊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4-04-0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周震和博士生唐青在材料科学领域顶级综述期刊《材料科学进展》(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 2013, 58, 1244-1315)上受邀发表了题为“类石墨烯低维材料”(Graphene-analogous low-dimensional materials)的长篇综述论文。周震为通讯作者。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周震课题组自2008年以来通过高性能计算预测了许多类石墨烯材料的结构、特性和潜在应用,并设计了几种新颖的类石墨烯材料,在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相继发表了4篇相关论文。此次周震受邀将论文发表于《材料科学进展》杂志,该杂志是国际材料科学领域中有重大影响力的顶级学术期刊,专门发表特邀综述性论文,不接受自由投稿,由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社出版发行,年均出版6-8期(每期刊出论文1-8篇),2013年的影响因子为23.194。

石墨烯即单层石墨,具有特异的物理性能,是一种从石墨剥离出的碳原子单层材料,是一种最薄却最坚硬的“超级纳米材料”,其厚度只有0.335纳米,硬度超过钻石,在室温下传导电子的速度比已知导体都快,可用来制造透明触控屏幕、光板和太阳能电池等,在机械、电子、计算机和新能源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教授在实验室中实现了石墨烯的制备。他们的发现立即震撼了科学界,并在2010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石墨烯的研究也激发了研究者对具有石墨烯类似结构的其它二维材料的研究兴趣。类石墨烯材料可以由与石墨结构相似的层状材料通过剥离获得,也可以由金属和有机配体通过化学方法制备,具有不同于石墨烯的物理与化学特性,有望在半导体器件、催化、光电转化和能源储存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

此次周震接受《材料科学进展》编辑的邀请撰写了长篇综述,总结了近年来类石墨烯材料在实验和理论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动向,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周震为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周震曾先后就读于南开大学和日本名古屋大学。2005年底回到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工作,主要科研方向是通过实验与高性能计算相结合设计纳米结构新能源材料。周震曾先后主持“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天津市科委重点项目等多项研究,现已发表SCI摘录的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120篇,论文被国内外同行引用3800多次。博士生唐青在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等杂志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曾获得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和国家奖学金等奖励。

分享到:

关键字:石墨烯材料 储能材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