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储能投运项目 返回

注重环保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再加把“油”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4-04-0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全国大范围的雾霾天频现,让新能源汽车推广不时成为热门话题。

一个令人尴尬的数据是,整个2013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仅销售1.76万辆,2015年推广50万辆的宏伟目标显得有些缥缈。尽管中央财政对新能源汽车的新一轮补贴政策去年9月已经出台,但时至今日,还没有一个城市明确地方财政的跟进补贴细则。

"期待中的市场升温到底还要等多久?"这不仅是新能源汽车车企的苦恼,也是很多愿意尝试零排放驾车出行的消费者的苦恼。除了补贴政策的明朗化,新能源汽车车主还希望看到充电设施能一点一点在城区渗透,解决上路时的"里程焦虑"。

10年前,新能源汽车曾被国内车企寄予厚望,认为是追赶跨国车企甚至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契机。但争议、徘徊、犹豫中前行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其市场培育已经远远落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最终锁定的纯电动技术路线为例,中国截至去年年底纯电动汽车销量仅为1.87万辆,占全球10%;而美国纯电动汽车销量已达7.3万辆,占全球38.7%的份额;日本纯电动汽车共销售4.8万辆,占全球25.5%的份额。

不仅整体销量很低,中国纯电动汽车的研发也极度分散,全国竟然有100多家整车企业推出1351款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单一车型的平均销量低至10多辆。这样的产出规模,成本优势已经远远落后于跨国车企,更难言后期技术研发的持续投入。

面对环保难题和汽车产业竞争的双重压力,新能源汽车推广不能再停留于勾画蓝图。企业间联合开发、资源共享形成研发合力的同时,新能源基础设施的完善必须脚踏实地向前推进。此外,各地还应尽快完善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扶持政策。

一个新产业的培育,需要耐得住寂寞,不过,在现阶段新能源汽车推广的确需要再加把"油"。街头新能源汽车日益增多的过程,将是居民生活质量和大气质量同步提升的过程。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环保 电动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