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历史较短的中国太阳能光伏企业来说,产业发展经验很少,对未来趋势的把握,也更多靠自己摸索。
晶澳能源控股有限公司CEO方朋向《经理人》称。目前遇到的困难是暂时性的,往长远看,还应乐观。
最近两年:2010年,行业增长速度大概135%,即使被称作寒冬的2011年,仍有40%左右增长,同比其它行业,已相当之高。我们采访了多位太阳能光伏企业的CEO及高管,把他们对太阳能光伏产业未来走势的判断与业界分享。
商业化步伐加快
2012年上游产业会比去年好,去年是最糟糕的一年,下游价格已经降下去了,但上游价格没有动,所以中游受到很大挤压。但去年四季度以后,硅片、硅料已经大幅下降,今年对于电池、光伏组件行业来说,属于比较平衡的状态。
全球的太阳能光伏市场总体会不错,最近欧洲传来很多负面消息,比如补贴下降等等,我认为,不要从负面去理解,要想为什么下降?规模越大,越市场化,补贴会越少,这是好事儿,这个行业开始由政府驱动,变为市场驱动,太阳能离第二个春天也就不远了。
从行业发展周期来看,每隔几年就应该进行一次整合,但中国的太阳能很难整合下去,这个市场没有预测,没有长期规划,很多企业只看到好赚钱,就大规模进来。大规模过剩后,对小型企业影响很大,然后打价格战,扰乱整个市场价格。
但是,这种干扰不可能长期存在,最后还要整合起来,未来终端市场越来越集中,对供应商有质量要求、资金要求、管理要求,小企业或者不规范的企业,很难进来。而且它们的资金渠道已经被断,上市不可能了,因为市场已经成熟,缺乏规模的小企业将会出局,但它们出局的时间比较慢,可能要经过两三个周期,只有实在耗不下去的时候,才会选择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