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际新闻 返回

光伏市场热度不减,预计今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将达148吉瓦

作者:张栋钧 来源:中电传媒能源大数据 发布时间:2021-06-11 浏览:

去年,我国宣布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引发能源行业热议。业内观点认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深度脱钩,需要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等全方位的深层次的系统性变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在这样的过程中,作为新能源的排头兵,光伏的发展对于实现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全球光伏产业目前发展如何?目前还有哪些发展短板亟待补齐?产业发展未来又将走向何处?对此,记者近日专访了全球知名能源咨询公司Wood Mackenzie(伍德麦肯兹)光伏市场研究顾问张欣,请她就上述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记者: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光伏产业造成了哪些影响?

张欣:虽然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全球光伏市场的表现仍好于预期,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34吉瓦,同比增长23%。新冠疫情限制了2020年前两个季度的增长,但在下半年,由于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各个区域的新增量逐步恢复。具体到欧洲市场来看,欧盟委员会宣布于2030年实现55%的脱碳目标(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55%),对于市场来说是一个积极的长期信号。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欧盟电力结构占比将从2020年的38%上升到65%。德国政府为上网电价(FIT)机制设置的52吉瓦光伏装机容量上限已被取消,促使新增装机容量达到4.2吉瓦,为201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国市场方面,大型集中式光伏电站的建设计划基本未受疫情影响,但迟迟未撤销的居家令导致户用与非户用光伏装机容量的增长相较于疫情前的增长水平而言较为平稳,这是由于新冠疫情的限制使得光伏项目的建设更加复杂,而当地政府的区划管制则推迟了光伏项目的建设进度。然而,即使是在分布式光伏领域,安装商们也在很大程度上通过线上销售和许可平台的形势,取得较好发展。中东地区的光伏市场发展仍然集中于激烈的电价竞争和自上而下的大型集中式光伏电站采购,且该地区的光伏产业仍在努力发展。北非与南非市场未来五年的新增装机容量将占整个非洲市场新增装机容量的一半以上,但新兴市场正在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减少储备项目积压。伍德麦肯兹已在中东与非洲地区跟踪超过1吉瓦的工商业项目。

记者:中国市场情况如何?

张欣:中国市场2020年新增装机容量为48.2吉瓦,其中大部分新增装机来自第四季度,超出了行业预期。2020年,平价上网项目和拍卖项目的数量均大幅增长,尽管短期供应链中断延误了部分开发商采购光伏组件,但预计今年市场仍将继续增长,特别是近期中国政府提出的2060年碳中和目标将大大提高我们对中国市场未来十年的预测。

记者:光伏全行业正进入平价时代,未来的成本下降空间还有多大?

张欣:今年是户用光伏补贴的最后一年,补贴总额为5亿元,与2020年持平,这会保障今年的户用光伏装机量。然而,光伏价格持续上涨的势头如果继续,那么其发展势必会受到限制。从技术层面来说,光伏板的效率一直在提升,新技术也一直在不断发展,倘若产业链端的波动得到良好平稳,成本下降仍然存在一定的空间,但降幅不会像上个十年那样大。

记者:今年全球光伏市场发展您有着怎样的判断?还有哪些发展短板亟待补齐?

张欣:今年将继续蓬勃发展,伍德麦肯兹预计安装容量将实现148吉瓦,同比增长11%,未来五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7%。2026年度新增容量或将突破200吉瓦大关,而距离2019年突破首个100吉瓦年度增量大关仅耗时7年。其中,中国仍将是亚太及全球最大光伏市场,2021年度安装容量有望复刻2017年超过50吉瓦的记录。国家能源局于今年2月下发2021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征求意见稿,提出未来十年的消纳目标建议。与此同时,各省区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纷纷强调新能源的重要性及其发展潜力,部分省区制定了光伏装机目标及规划,有力的政策支持将支撑光伏产业的发展。就目前产业发展短板而言,从短期看,光伏产业最大的挑战是产业链价格的波动。从长期看,与其他新能源潜在的竞争,与储能系统的兼容也会影响光伏的发展。

出品:中电传媒数据研发中心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