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电动汽车与充电桩 返回

电池企业争夺高镍赛道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电池联盟 发布时间:2021-07-11 浏览:

民生证券的一份报告指出,三元高镍是当前商业化的动力电池技术路线中的最优解,得益于政策对能量密度的指引和安全保障不断完善,目前高镍普及条件已经成熟,2021年全球上市的主要新车型中大部分均为NCM811技术路线。该机构预计2025年三元高镍在国内/全球动力电池中的渗透率达到62%/66%,未来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95%/90%,前景广阔。

在三元正极材料高镍化的大环境下,电池企业纷纷行动起来,希望在该领域分得“一勺羹”。

三元正极高镍化成趋势

当前,市场上主流的正极材料主要有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及三元正极材料,而三元正极材料是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主流选择。这是因为,相对于其他材料,三元材料作为正极具有明显的优势,如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放电容量大、结构稳定等,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新能源汽车。

据公开资料,三元正极材料通常指层状镍钴锰酸锂(NCM)或镍钴铝酸锂(NCA),其中的镍元素可以提高材料容量,钴元素可以稳定层状结构,锰(铝)元素可以降低材料成本。

动力电池三元正极材料正呈现高镍化发展趋势,原因在于:第一,高镍材料的能量密度高,在有效解决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问题的同时,还能减轻等里程车型设计中的重量负担。第二,钴材料储量稀少,且价格昂贵,使用高镍材料减少了钴的使用,可有效降低成本。

看好高镍正极材料的前景,对其加快布局已成业界主流。

企业扩产高镍正极材料

6月22日,主要从事锂电材料、智能装备业务的当升科技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募集说明书(修订稿),公司本次拟向特定对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6.45亿。

根据公告,此次募集基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当升科技(常州)锂电新材料产业基地二期工程项目、江苏当升锂电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四期工程项目、当升科技(常州)锂电新材料研究院项目等。

公告显示,当升科技(常州)锂电新材料产业基地二期工程项目拟投资24.71亿元,拟建设5万吨/年高镍锂电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期为36个月。

另一家专业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跨国型集团公司容百科技的全资子公司贵州容百与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政府合作建设“年产10万吨高镍正极材料生产线项目二期及后续项目已于上月下旬开工。其韩国年产7万吨高镍正极材料项目也在今年4月宣布开工,全部项目预计于12月建成投产。

国外方面,据外媒消息,住友金属宣布计划投资47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7.5亿元)扩大其正极材料的生产能力,公司计划到2025年将其正极材料的产能从每月5000吨提高至7000吨,2027年月产量达1万吨。

住友金属将在日本西部爱媛县的贝什建立一个新的镍基正极材料工厂,并扩大其在日本西部的库库县Harima精炼厂的原料生产能力,两个工厂将于2025年建成使用。

住友金属还表示, 2021年全球镍需求将增长9.2%,达到258万吨;供应量预计将增长5.8%,达到263.8万吨。

9系高镍电池争霸赛

据统计,三元正极材料在电池中成本占比达百分之四十以上。同时因为正极材料的钴含量较高,导致三元电池的成本居高不下。为了降低电池成本并提升能量密度,各大企业正想办法提升三元材料中的镍含量,降低钴含量。

随着电池技术的升级,镍含量达80%的NCM811电池和NCA电池已经大规模量产,镍含量90%以上的高镍电池正成为电池企业的研发重点。

纵观全球,松下、LG新能源、三星SDI、SKI等日韩电池巨头已经走在市场前列,宣布将量产或已经量产镍含量90%的电池产品,国内电池企业则普遍没有大规模量产NCM811电池,与日韩电池存在较大差距。

值得注意的,相对于8系高镍电池来说,9系高镍电池对各方面的要求更高,量产难度更大,这对电池企业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

总之,业界普遍将下一代电池的目标定为镍含量90%以上(甚至完全无钴)的高镍电池或固态电池。可以预见,在此背景下,全球高镍电池市场上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