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亟待细化加强

作者: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2-04-1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参加第十届中国重庆高交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的多位院士专家表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是普遍的共识,国家重视、地方积极性也很高,企业和科研机构更是翘首以盼。但是其发展的进程和效果,还需要细化加强。
 
    郭孔辉院士说,我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从2001年就开始了,但是产业化的步履非常艰难。国家推出“百城千辆”试点,试行财政补贴政策,但是符合指标的电动车还是没有产业化。各地有一些探索,如江苏省首次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及充电站的技术标准,河南已经将电动车纳入到交通管理当中,发的牌照叫豫电XXXX号。“市场引导、低端切入、以小促大、多层次发展,给市场和消费者以选择权,政府部门给予引导,创造条件让市场需求的小型电动汽车尽快获得准生证,让能造出高质量适应市场电动汽车企业尽快获得入门的资格,解决了这两个问题,电动汽车的新兴产业,包括电池、电机、电控就会突飞猛进,才能促进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发展”。
 
    有“亚洲电动车之父”之称的陈清泉院士说,以电动汽车产业化来说,企业、投资者、政府都很关注电动汽车,但仍有三点需要突破:一是电动车的节能减排毋庸置疑,但是要降低电动车的价格,要接近普通汽车,挖掘电池的附加值;二是解决好汽车产业和电力产业的结合,解决基础设施。电动汽车需要充电系统和设施,对电力也是新的负荷,需要两大产业的联合,政府制定标准,各方利益协调融合;三是要有好的商业模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了云计算和物联网所带来的新的信息时代。他说,互联网传数据到传话音到传视频,互联网从有线到无限,从网络业务到物理业务,互联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一个全世界的共识,技术的革新带来生活的变革,中国如何应对和发展?
 
   “美国一个600美元的IPHONE,中国创造的劳动价值只有4美元,我国三大运营商上市公司的财报,利润总和不及苹果公司的70%。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要掌握技术的革新,还要商业并重,拥有自己的品牌,否则就受制于人。目前,我们还有很多体制和技术障碍需要突破,如三网融合、宽带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挑战等等,涉及的产业链很长,需要更大程度的融合和合作,才能应对严峻的国际竞争。”邬贺铨说。
 
分享到:

关键字:战略性 新兴产业 电动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