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9日),全国首个近“零碳”新能源车综合充电站在天津启用,不但给电动汽车充电用上了清洁电能,还探索出了未来城市低碳、甚至是“零碳”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在这个充电站,建筑屋顶、车棚上有光伏板,地下有热泵和满足各式各样充电需求的71个充电车位,周围还有像“充电宝”一样的储能设施。它们互联互通,应用测量传感、智能传输、优化控制等技术进行能量转化,把更多绿色的电充入新能源车,实现了近“零碳”运营,每年预计可减少碳排放约4575吨。
国网天津电力营销部智能用电处处长 张剑:我们通过绿色能源服务管控平台,实现我们园区所有能源的数据汇聚,实现了能源分布式的管控,包括能源与能源之间的协同优化。通过这种直流微网,实现我们能源的自给自足。
这里的充电站不仅能够为车充电,还能车网互动。来这里充电的新能源车可以通过V2G充电桩,在电网负荷低的时候充电储能,在电网负荷高的时候,车上动力电池的电可以反向送到电网中,既满足了电网调峰需求,又可以帮助车主赚取差价,降低约30%充电成本。
随着新能源发电、储能技术、能量交互控制技术不断迭代升级,像这样的“低碳”工程、“零碳”工程将编织起更加强大的能源互联网,将为城市能源绿色转型提供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