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电网建设与运行 返回

今年全年用电量增速或达11%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21-08-04 浏览:

记者赵紫原报道:中电联近日在京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9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2%;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2.6亿千瓦,同比增长9.5%。中电联秘书长郝英杰表示,预计今年下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左右,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0%-11%。若冬季出现长时段大范围寒潮天气,则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将可能突破11%。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电力供应紧张地区比上年增多。

《报告》显示,预计到今年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及比重将有望首次超过煤电。“预计全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8亿千瓦左右,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达23.7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投产1.4亿千瓦左右,合计达11.2亿千瓦左右,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上升至47.3%,比2020年底提高2.5个百分点左右。”

电力供应方面,今年以来,受产能释放幅度有限、进口煤配额有限等影响,电煤供应紧张,局部地区煤电企业库存持续处于警戒状态。部分地区天然气气源不足,迎峰度夏期间天然气供应可能面临毁约减供或断供风险;同时,供应紧张推高发电用天然气价格,致使气电电价无法覆盖耗气边际成本,企业缺乏动力锁定后续气源,加剧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压力。

郝英杰指出,预计今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部分地区高峰时段电力供应紧张,电力供应紧张的地区及程度超过上年。从需求端看,预计下半年电力消费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长,迎峰度夏期间,高温天气将加大电力负荷峰谷差,为系统调峰带来较大的挑战。从供给端看,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比重持续上升,电力系统时段性灵活性调节能力不足现象将进一步加剧;西南等部分地区电煤供应偏紧,制约煤电机组的发电能力;部分地区天然气供应紧张将影响气电机组顶峰发电能力。

郝英杰进一步指出,从各区域的供需平衡情况看,预计华中、南方区域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紧张,南方区域形势尤为严峻;华北、华东区域电力供需基本平衡;东北、西北电力供需平衡有余。

针对当前发电燃料供应、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郝英杰建议:“统筹利用好各类机组的顶峰发电能力,充分发挥区域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完善电力需求侧管理,科学做好有序用电,充分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提升网源协调水平,加快推进电网度夏工程建设,补强电网结构,提升电网供电能力。”

在强化发电燃料供应保障方面,《报告》指出,应继续加大电煤保供力度,进一步加强电煤调运工作。加大对陕西、山西、贵州、四川、新疆等北方煤源和铁路运力协调力度。保障天然气供应,督促天然气销售企业和管网企业加强发电用气保障,加快制定天然气价格与发电价格联动机制细则,根据气价变化情况,及时疏导气电发电成本,保障电力安全供应。建立天然气预测预警机制,完善天然气保供预案。

据了解,在电价接连下降、燃料价格高企等多重压力下,电力企业经营形势日益严峻。为此,郝英杰建议,要加快推进建立市场化电价形成机制。“巩固和完善输配电成本监审和定价机制;深入研究成本传导关系,形成有利于成本疏导的多市场价格耦合机制;健全市场化交易机制,提高价值识别能力和价格发现能力,以最低成本落地市场化解决方案。根据上游燃料市场价格波动调整政府定价的燃煤上网基准价及目录销售电价,将电、煤两个市场更加灵活的关联起来,抵御市场风险。建立新型储能价格机制,推动新能源及相关储能产业发展。”

“建议将保障国计民生的煤电企业列入重点保障企业名单范围,维持煤电企业存量信贷规模。此外,加大解决新能源发电补贴拖欠力度,尽快解决补贴拖欠问题。”郝英杰说。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力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