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金砖国家应建设强势能源集团

作者: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2-05-1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普京正式回归了!5月7日,普京正式宣布就任俄罗斯总统一职,这一次他将面临新的问题。俄罗斯民众已经开始揣测克里姆林宫内的政治迷端,因为他们认为眼见不一定为实。大多数民众相信,普京本次任内并不需要做出大规模改革,相反,及时修正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去年10月,普京撰文指出,前苏联国家应该成立一个“欧亚联盟”(Eurasian union  ),但是这种扩大外围支持的战略最终没能实现。俄罗斯要想大幅提高在全球经济政治领域的地位,还得动用另外的法宝,那就是金砖五国。这并不是以往说的通过加强五国合作来应对八国集团,而是形成一个强有力的能源集团。
 
  目前,综合考量来看,能源方面并不是金砖五国的合作焦点,但却是决定未来金砖五国发展的关键因素。俄罗斯最好是推动与金砖各成员国在能源领域上的合作,除了进一步加大自身在能源领域的优势外,要想提升国际地位,俄罗斯目前并无他法。当然,对于金砖各成员国和普京这届政府而言,能源必然是重头戏。
 
  然而,目前来看,金砖各成员国在能源领域合作的动静并不大,这让人非常震惊。供需基本面很明显,俄罗斯和巴西是能源出口国,中国、印度是能源消费大国,这两国的能源需求占到非经合组织成员国能源总需求增量的90%。从金砖内部来看,俄罗斯能更好满足中国的能源需求,巴西对于亚洲市场的供应量也可以持续增加。作为能源需求方,中国和印度必将从这个能源集团中受益,最终金砖各成员国都将成为大赢家。俄罗斯和巴西负责生产,印度和中国负责买入,从政治经济角度来看,每个成员国都有斩获。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相反,对于开发东西伯利亚的能源资源,中国极力回避,中国目前主要从中亚、中东和澳大利亚进口能源,这也是俄罗斯难以敲定与中国能源供应合同的原因之一。目前,俄罗斯正在积极考虑以液化天然气的形式将东部天然气出口。巴西盐下层丰富的油气储量已经吸引了众多投资,虽然进展喜人,但是拉美不少国家近来对能源产业相继发起了国有化,巴西很可能因此成为牺牲品。如果真想彻底展示能源实力,巴西大可直接加入欧佩克。
 
  至于中国和印度,同作为亚洲主要新兴经济体,两国在亚洲存在竞争,相比中国,印度对海外能源的依赖更为严重。中国和印度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从长远来看,仅靠金砖成员国的能源供应量还无法满足两国能源需求。中国和印度未来可以加大有关领域的合作,同时加大在国际能源市场的话语权。作为金砖成员国中的主要能源供应国,巴西正获得来自亚洲的大量投资用以开发油气,这将使巴西总统罗塞夫更关注金砖各成员国,而不是钟情于国有化的委内瑞拉、玻利维亚、阿根廷等拉美国家。金砖成员国能源集团的发展关键还在于俄罗斯加大对中国供应油气。中俄双方应该就此达成积极协议,不然俄罗斯单方面将有不小损失。
 
  俄罗斯的确是在积极拓展油气开发领域,北极地区的资源不容忽视,俄罗斯也决心在此有所作为。此外,东西伯利亚一直是俄罗斯有意开发的重要区域。中国石油巨头希望加大油气产量,而俄罗斯又需要巨额投资来保证东西伯利亚油气资源的开采以及出口,这种意向不仅仅只是加强中俄在能源方面的联系,同时,它也将减少俄罗斯与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压力,因为中国和俄罗斯都希望对中亚地区拥有战略控制权。随着中俄两国能源贸易的加速,中亚方面的间接压力将释放。因此,印度未来也有望获得中亚能源。单从俄罗斯方面来看,加强与中国的能源合作还能让其在欧洲能源谈判上获得更多政治砝码,俄罗斯更有底气讨价还价。俄罗斯能否强有力地掌握全球能源话语权,这将是所有问题的关键。
 
  其实,在普京本届任期内,他的任务很简单——通过能源话题将自己跻身为金砖各国的老大。对巴西而言,随着更加深入地进入全球能源市场,其未来的身份将不止局限在拉美能源生产国上,而将以全球能源生产大国的身份来参与全球能源事务。通过能源合作,中国和印度显然将有更多收获,两国通过进口大量的油气来维持国内经济增长,提高国际地位。俄罗斯将是这一场景的主要推动力。
 
  这一蓝图的确很吸引人,问题是普京是否有雄心去这样规划?西方不少经济体现在正处水深火热中,这是金砖各国提高自身经济地位的好时机。能源问题是获得大幅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如果金砖各成员国迟迟未意识到能源在赢得政治话语权上的重要性,这将带来严重后果,政治和经济上都将遭到冲击。在这一点上,普京比谁都了解。对普京而言,与其说2012年是其在俄罗斯国内再次大展宏图的一年,还不如说是其提高自身在金砖成员国地位的重要时期。
 
  (来源:福布斯网,文章有删节,标题有改动)
 
 
 
 
 
分享到:

关键字:金砖 国家 建设 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