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是目前储能行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之一,对行业的持续发展影响巨大,特别在北京416事件后,行业内外对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储能火灾区别于以往的火灾性质,对其火灾应急处理措施尚不完善,国内储能消防安全方面的标准也较为缺失或滞后。
美国消防协会颁布的NPFA855“固定式储能系统安装标准”《Standard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Stationary Energy Storage Systems》是美国国家标准,较为全面的提出了不同电池类型和布置方式的储能系统尺寸、容量、隔离、灭火等方面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国内外在储能集成等方面有差异,在借鉴中需结合国内储能的特点。NFPA855对户内、户外、屋顶等布置方式的储能系统分别做出规定,此次仅对国内最普遍采用的锂电池户外布置的部分条款进行解读。
解读:对户外布置的步入式储能电池舱,尺寸一般不超过16.2×2.6×2.9米(长×宽×高),超过时需按照户内布置满足严苛的条件。国内很多储能项目考虑舱内检修维护的便捷,舱体尺寸会采用2.8~3米的宽度,但舱内能量水平并无差别,因此,仍可按照本条款对应的要求进行参照执行。
解读:此条规定了户外布置的电池舱与建筑物、公用道路、易燃性材料等防火间隔的要求,一般不少于3.048米。
解读:当设置耐火极限不小于1h的防火墙时(国内防火墙耐火极限为3h),电池舱与建筑物、公用道路、易燃性材料等之间的防火间隔可减少至0.914m。防火墙长度和高度超出电池箱外廓各1.5m(国内是超出外廓各1m的要求)。
解读:通风系统应能限制可燃气体在最低爆炸极限(LFL)的25%以下,因此,需要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例,热失控时析出的可燃气体以氢气和一氧化碳为主,其中氢气的LFL为4%,一氧化碳的LFL为12,5%,工程中设置相关可燃气体探测器并与电池管理系统、通风系统进行联动。
解读:电化学储能配置永久性的消防给水系统。国内早期很多项目未设置水消防系统,仅采用舱内的七氟丙烷等灭火设施。目前,多数项目也均要求场站配置消防给水系统。
储能安全问题是悬在行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促进储能行业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