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市场>电源侧储能 返回

7省2021年风、光保障性并网规模一览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光伏們 各发改委 发布时间:2021-09-09 浏览:

一、新疆5.26GW

8月30日,新疆发改委印发《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年度开发建设方案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就风电、光伏发电年度开发建设方面给出指导意见。

根据文件,2021 年全区内用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不低于12.5%,后续根据国家相关要求逐年提高,到2025年我区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

在保障性项目方面,根据国家下达新疆2021年度非水电最低消纳责任权重12.5%,2022年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最低预期值13.75%目标,拟安排新疆2021-2022年新增风电、光伏发电项目保障性并网规模约5.26GW。

2021年8月底前,已通过各地(州、市)竞争优选、依法依规确定的新增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全部纳入保障性并网项目范围,2020年前核准、备案的存量项目直接纳入保障性并网范围。需要注意的是,光伏项目必须在2021年内全容量建成并网,风电项目必须在2022年6月底前全容量建成并网。

二、山东光伏2.36GW、风电3.08GW

8月31日,山东省能源局下发《关于下达2021年保障性并网项目名单的通知》,明确2021年光伏保障性并网规模2.36GW,风电保障性并网规模3.08GW,规模总计5.44GW。

备注:光伏项目投资企业统计,仅供参考

三、内蒙古3.8GW光+6.2GW风,15%(2小时)储能

8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 》,启动2021年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保障性并网项目申报工作。

根据文件,2021年计划新安排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380万千瓦,其中蒙西地区 330万千瓦、蒙东地区50万千瓦。蒙西、蒙东地区每个盟市推荐上报参与竞争的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规模总和分别不得超过150万千瓦、5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单体规模上限为30万千瓦、下限为10万千瓦,升压站和外送线路均已建好的扩建项目下限为 5万千瓦。

2021年计划新安排集中式风电项目620万千瓦,其中蒙西地区440万千瓦、蒙东地区180万千瓦。蒙西、蒙东地区每个盟市推荐上报参与竞争的集中式风电项目规模分别不得超过200万千瓦、150万千瓦。集中式风电项目申报单体规模上限为50万千瓦、下限为10万千瓦。

在光伏竞争性配置方案中,评分标准包括前期工作深度、储能配置、技术方案以及对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四项。储能配置方面要求电化学储能配置不低于项目装机容量15%(2小时)。若为物理储能、光热储能或其他储能形式, 调峰功率和容量不低于上述电化学储能方案的相同效果。

四、安徽新增6GW光伏、风电

8月2日,安徽省能源局公布了关于征求《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意见稿中明确,安徽省2021年的光伏与风电保障性规模,优先用于安排存量项目。

而除存量项目外,本次安徽省新增的风电、光伏发电建设规模6GW,分两次进行竞争性配置。根据实际情况,安徽省2021年用于进行竞争性配置的光伏并网规模400万千瓦,第一次竞争性配置150万千瓦,第二次竞争性配置250万千瓦。2021年用于进行竞争性配置的风电并网并网规模100万千瓦,全部用于第二次竞争性配置。

五、广西4GW光伏

7月23日,广西省发改委公示了广西2021年光伏、风电保障性并网项目竞争性配置评分排序名单。根据信息显示,本次共收到各市上报的项目申报材料311项,其中陆上风电项目147个,装机容量1511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164个(其中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5个),装机容量容量1876万千瓦。

根据广西此前6月印发的《关于申报2021年陆上风电、光伏发电项目》通知来看,广西2021年拟新增风电保障性并网项目建设指标500万千瓦左右,光伏保障性并网项目建设指标400万千瓦左右,且每个企业(按二级公司)保障性并网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容量指标均不得超过全区风电、光伏发电年度安排保障性指标容量的10%。

六、河北:光伏15.8GW、风电6GW

河北省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做好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要求光伏发电保障性并网规模1584万千瓦,风电600万千瓦。并明确并网时间,风电项目应于2023年12月31日前全容量建成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应于2022年12月31日前全容量建成并网。

七、广东风、光保障性并网规模9GW

6月11日,广东能源局发布《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根据文件,确定2021年度我省风电、光伏发电保障性并网规模为900万千瓦,主要用于安排存量项目。

来源:光伏們、各发改委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