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氢储能>燃料电池 返回

斥资近2亿元 上柴股份参股上海捷氢切入氢能赛道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发布时间:2021-09-11 浏览:

上柴股份(600841)将通过参股氢能科技公司,切入氢能赛道。

9月10日晚间,上柴股份公告,为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拟斥资1.99亿元,受让控股股东上汽集团(600104)所持的上海捷氢科技有限公司6.1268%的股权,对应捷氢科技注册资本约3554万元。

具体来看,7月12日,捷氢科技股东会审议批准了增资议案,公开挂牌择优确定的意向投资人,认购捷氢科技新增注册资本的底价为5.6元/股;最终,以捷氢科技公开挂牌增资成交价格为基础,本次双方达成上述交易。

捷氢科技尚未盈利。今年上半年,公司亏损8310.47万元,接近去年全年亏损规模;另外,今年上半年负债规模扩大,几乎是去年全年三倍,资产规模总达到9亿元,净资产近4亿元,本次收购标的总估值相对于净资产规模溢价约9倍。

上柴股份表示,本次投资参股捷氢科技符合公司未来的战略发展,有利于加快公司转型发展,培育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但因受经济环境、行业政策、市场变化等多方面 因素影响,捷氢科技的未来经营存在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风险,但预计本次交易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会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据介绍,捷氢科技主要为行业客户提供燃料电池产品及工程服务,处于燃料电池产业中游。公司拥有从电堆核心零部件开发(双极板、膜电极)、电堆集成、燃料电 池系统集成到动力系统集成的完全正向开发能力,并具备完整的自主 知识产权,已完成多款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的产品开发,功率涵盖30kW至140kW。

天眼查显示,捷氢科技主要出资方均来自上汽集团,第一大股东也是上汽集团旗下的上汽(常州)创新发展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持股78%;另外,上汽集团直接持股12%。

捷氢科技的客户也主要集中在上汽集团旗下公司,包括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跃进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等,另外有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 诸多整车和相关零部件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乘用车、轻型客车、城 市客车和轻中重型卡车等诸多领域,覆盖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系 统、储氢系统全系列产品。

据媒体报道,上汽集团从2001年就启动了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捷氢科技是上汽进一步完善新能源产业链的一个关键布局;捷氢科技所配套的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运行总里程已经超过了450万公里。

今年上半年捷氢科技新园区建成投产,成为国内首个全面覆盖膜电极、电堆、电池系统的车规级氢燃料电池制造基地,可形成万台套燃料电池电堆的年产规模。去年,上汽新一代燃料电池电堆产品PROME M3的一级零部件已全部实现国产化,并已搭载到上汽大通EUNIQ7上实现批量上市;公司与宝武集团、上海机场集团、上海化工区和华谊集团等伙伴开展“氢”战略合作,共建共享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生态。

根据上汽集团去年发布的《燃料电池战略》,在2025年前,推出至少十款燃料电池整车产品,上汽捷氢科技达到百亿级市值,建立起千人以上燃料电池研发运营团队,形成万辆级燃料电池整车产销规模,市场占有率在10% 以上。

除了氢能资产, 上柴股份还收购了上汽集团下属的发动机和重卡业务,以形成重型卡车和柴油发动机两大产业板块协同发展的格局。

另一方面,氢能板块火爆也带动了柴油机概念股,让氢气发动机被受关注,下半年以来,上柴股份累计涨幅超过26%。

消息面上,8月份,工信部表示,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制定氢能发展战略,研究推动将氢气内燃机纳入其中予以支持;工信部还提出,将根据氢气发动机技术进步和应用推广情况,进一步评估现行标准体系的适应性和差异性,提前布局相关标准预研,适时推动急需标准制定,有力支撑氢气汽车科学合理发展。不过,氢气发动机与氢燃料电池概念还存在差异。

分享到:

关键字:氢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