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氢储能>燃料电池 返回

警惕天价海运费挤压制造业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证券时报 发布时间:2021-09-13 浏览:

证券时报记者 吴少龙

近日,继全球第三大海运公司法国达飞海运发布冻结货柜运价声明后,全球第一大航运公司马士基、第五大海运公司赫伯罗特也先后表态“不再上涨运价”。更早之前,来自中国、美国和欧盟的全球三大核心经济体海事监管机构召开了全球航运监管峰会,如何应对天价海运费成为本次峰会的主要讨论话题之一。

海事监管机构集体行动,龙头海运公司“冻价”,过高的海运价格有望迎来“冷静期”。

去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支撑全球贸易量超过八成的海运业迎来巨大的挑战。经济恢复需求增加,疫情影响有效运力下降,运力供需严重失衡导致海运价格节节攀升,并持续创出新高。

数据显示,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已经突破3800点,今年以来的涨幅超过180%。上海海运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9月10日,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突破3100点,而去年同期尚不足千点。

天价海运费或许已经对制造端产生“挤压”,这一情况需要引起警惕。

数据显示,8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5.7%,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环比下降。亚洲和欧洲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全球经贸与海运是亦步亦趋、同频共振的关系。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下降,表明全球制造业增长动能有所趋弱,世界经济复苏趋势放缓。而供应链不稳定以及通胀上升等一系列问题,让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仍在。

在这关键时期,提升海运运力,降低海运成本,畅通物流环节,对全球经济复苏、抑制通胀具有重要意义。短期来看,海运运力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提升有效运力是关键。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通过统筹优化出口贸易的运力配置,提高集装箱周转率,引导运力向主要国际航线集中,可以加大有效运力的供给。从长远来看,应推动以数字化为代表的新技术应用,对传统海运实施改造升级,数字化、智能化是抵御疫情的重要手段,对海运业亦然。

分享到:

关键字:集装箱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