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分布式能源解电力发展困局 政策引导是关键

作者: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12-06-0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的采访过程中,记者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分布式能源与传统的供电方式相比拥有诸多的优势,发展却为何举步维艰?
经过相关负责人的介绍,记者了解到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并网难”。目前国内电网公司并没有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内在动力。因为在电网输配尚未分开的情况下,分布式发电越多,意味着电网卖电越少,分布式发电实际是在抢电网的生意。
 
    其次是上网电价的问题。天然气的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且大大高于煤价。由于国家没有出台指导性的电价政策,许多地方政府及能源主管部门受到该因素的影响,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发展也采取模糊的态度。
 
    这两点成为分布式能源发展的主要瓶颈。然而,伴随国家节能环保发展的大背景,分布式能源必定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国家应出台相应政策推进电力体制改革,鼓励分布式能源发展,将其作为国家节能减排、改善能源结构的重要措施。
 
    当前,我国供电系统是以大机组、大电网、高压电为主要特征的集中式单一供电系统,在电网中任何一点故障所产生的扰动都会对整个电网造成较大影响,严重时可能引起大面积的停电甚至全网崩溃。电力产业如何高效、节能发展,面临着新的选择。
 
    分布式能源以其环保、高效、灵活的运行方式脱颖而出,目前已被世界各国所重视,与区域网并联运行的发展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所谓分布式能源,是相对于传统的集中式供电方式而言的,是指冷、热、电系统以小规模、小容量、规模化、分散式的方式布置在用户附近,可独立地输出冷、热、电能的系统。分布式能源的核心在于通过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利用先进的燃气轮机或燃气内燃机燃烧洁净的天然气发电,对做功后的余热进一步回收,用来制冷、供暖和提供生活热水,从而实现对能源的阶梯利用,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近日,华电集团总经理云公民对记者表示,预计到“十二五”末,华电集团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装机将达到229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00亿千瓦时,到2020年力争建成1000万千瓦分布式能源。
 
    阶梯用能效率高
 
    在广州市番禺区南村村,坐落着全国最大的分布式能源站广州大学城华电新能源公司能源站。这里与广州大学城仅一水之隔,走进能源站,记者看到厂区内绿草茵茵、一尘不染,烟囱里也没有烟雾排出,让人很难想象这里是一座燃气发电站。
 
    据广州大学城华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国璋介绍,该项目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分布式能源站,装机容量为2台7.8万千瓦机组。可向广州大学城内的10所大学及周围约20万用户提供全部生活热水、空调冷冻水。投产至今,该能源站累计实现发电量16亿千瓦时,上网电量15.8亿千瓦时,供应热水128万吨。
 
    “这个能源站是以天然气为一次能源,燃烧后做功,驱动燃气发电机组发电。同时,做功后的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生产中、低压蒸汽和热媒水,其中中压蒸汽驱动蒸汽轮发电机组发电,低压蒸汽补充驱动蒸汽轮发电机组继续发电,热媒水制备生活用水和空调冷冻水。”蒋国璋告诉记者,“高品位的一次能源用于发电,低品位的蒸汽、高温烟气用于二次发电和供热制冷。”
 
    正是通过这种对能源的阶梯式应用,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的能源利用率达到了78%以上,而传统的火力发电厂的发电利用率仅为35%。
 
   “另外,分布式能源还有一个优点,由于它贴近用户进行能量转换,不需要远距离输送,这就避免了远距离送电带来的输变电损失以及供热损失,同时节省了大量的输配线路的投资成本(其约占电力成本的30%以上)和相关的前期、建设和运营费用。”广州大学城华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总会计师蒋庆宏告诉记者,“这样折算下来,由能源站向大学城师生提供的热水价格比之前用电烧水降低了四分之一左右。”
 
    节能减排更环保
 
    当前,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近70%,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不言而喻。
 
   “在这种背景下,构建多元化的节能环保能源结构,加速开发和引进天然气,大力开发分布式能源,已是大势所趋。”蒋国璋表示。
 
    而分布式能源系统具有很强的多样化特点,如以天然气、煤层气或沼气为燃料的燃气轮机、内燃机、微型汽轮机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以天然气、氢气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小型风力发电,等等。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发展,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以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为例,它以洁净的天然气为燃料,通过阶梯式的能源利用,大大减少了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大气悬浮颗粒总数等污染物的排放。
 
    蒋国璋向记者列出了这样一组数据: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的氮氧化物排放与同规模常规燃煤发电厂相比减少了80%,与燃气电厂的国家排放标准相比减少了36%;二氧化碳排放与同规模常规燃煤发电厂相比减少了70%;二氧化硫、大气悬浮颗粒总数的排放几乎为零。
 
   “2010年底,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成功注册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按10欧元每吨的价格计算,我们每年减排的10万余吨二氧化碳可获得上百万元的收益。”蒋庆宏介绍说。
 
    政策引导是关键
 
    目前,我国关于分布式能源发展的国家战略已经形成,2011年10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4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建设1000个左右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并拟建设10个左右各类典型特征的分布式能源示范区域。到2020年,在全国规模以上城市推广使用分布式能源系统,装机规模达到5000万千瓦,初步实现分布式能源装备产业化。《意见》专门提出电网方面要加强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并网的配合,并提出今后将在财政、标准等多方面,进一步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支持。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别较大,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必然的选择,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以及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市更应倡导高效使用天然气这种优质的清洁能源。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的建成投产,是对解决我国能源面临的效率、结构、安全、环境等问题所做的一次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华电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副主任朱德元告诉记者,“目前,华电新能源公司加大了分布式能源的开发力度,已经在国内一些相对发达的城市开展了一批分布式能源项目的前期工作。期望通过更多的项目,为我国分布式能源的发展积累经验,并为我国分布式能源的进一步推广作出更大的贡献。”
 
分享到:

关键字:分布式 能源 电力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