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双碳与新型能源系统 返回

宁德时代党委第一书记孟祥峰:碳中和下电池储能市场空间非常大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布时间:2021-09-1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成为行业共识,不过,如何发展储能技术以维持电网稳定性也成为焦点问题。

9月16日,在清华五道口“碳中和经济”论坛上,宁德时代党委第一书记孟祥峰表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电网的稳定性是需要大量的灵活性资源。现在即使把全国具备条件的抽水蓄能全部开发,这个缺口仍然很大。”

据孟祥峰介绍,“到去年年底,电化学储能整个的装机量大概是3个GW,换算成功率大概是1.5个GW。从碳中和的角度来看,大家预计到未来电池储能的需求大概是1400GW,1400GW和去年的1.5GW大概是1000倍的关系,所以空间是非常大的。”

既然空间这么大,技术储备和资源储备是否足够?

在技术上,孟祥峰表示:“电池和石油不一样,它是技术依赖型,技术的不断创新突破让电池的性能、效率、成本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现在对电化学的未知远远大于已知,技术进步还是很大的,成本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在资源上,孟祥峰表示,“锂、钴、镍这些资源,从储量来看够全球的车辆全部实现电动化,而且储能对电池的需求也是足够的。现在的问题是快速发展材料的开采、提取,这种产能跟不上,是短期的供给紧张,资源的储量是足够的。其次,锂电池和石油不一样,石油是消耗品,烧掉就没了,不可再生。锂电池或者电化学是一种能量存储介质,自己只会有性能的衰退,资源不是消耗掉的。”

此外,孟祥峰指出,现在对报废锂电池的回收利用效率很高,“像锂、钴、镍这三种金属回收率在90%以上,钴和镍可以达到98%、99%。所以资源到了一定的阶段,通过回收利用都可以支撑后续新增量的需求。”

谈及钠离子电池的未来发展,孟祥峰表示:“钠离子电池里面用的资源没有稀缺资源了,现在主要的问题是建立原材料的供应体系。技术原理打通了,整个原材料生产加工工艺也打通了,主要是上量的问题。钠离子电池明年会有一条线生产,未来也会作为储能的重要技术路线,因为它更安全、成本更低。”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