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清华大学李政:新型电力系统成本高,需要长期保证大投资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布时间:2021-09-19 浏览:

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主任李政:新型电力系统成本高,需要长期保证大投资

每经记者 岳琦    每经实习记者 杨煜    每经编辑 梁枭    

“双碳”目标下,发展可再生能源电力是重要抓手。

今日(9月16日),在清华五道口“碳中和经济”论坛上,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主任李政教授表示,为实现《巴黎协定》规定的全球升温控制目标,从能源转型角度看需要大幅提升非化石能源的使用比例。“尤其是电力的改变,中央提出来要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主任李政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李政表示,碳达峰阶段的重点之一就是抓住电力这个牛鼻子,发展可再生电力,解决可再生消纳与电网安全的问题。

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有哪些特点?

李政表示,未来新型电力系统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有大量不稳定性的可再生新能源装机容量。“这一方面需要发展CCS(碳捕集和埋存)技术,另一方面要发展储能技术,以及长距离输电的技术。”

与此同时,新型电力系统复杂程度很高,也推高了投入成本。“很多人讲风能、太阳能的成本已经比煤电低很多了,这个话对,也不对。为什么这样讲呢?从单元技术来讲,单位装机容量的投资成本降低了,但是应用新能源所需要的成本不仅仅是单元技术的成本,整个系统的成本是很高的,系统要投很大的成本。我们需要大量的储能,需要稳定性的技术在这里面,所以要长期保证大的投资。”李政说。

从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关系来看,李政指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此涨彼消的过程,这里面有牵连。真正的智慧在于,怎么样在碳中和过程里巧妙地处理好可再生能源发展和传统化石能源配合的节奏。”

就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关系,李政表示:“碳达峰、碳中和是两个相互关联的阶段。它们的辩证关系就是此快彼快、此低彼易、此缓彼难,要点是要把握好传统能源和非化石能源发展的节奏。一方面不能拖,要有积极的态度努力发展;另一方面不能急,不能违反客观规律,还要注意安全性保障的问题。”

分享到:

关键字:新型电力系统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