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氢储能>燃料电池 返回

我国首套吨级氢液化系统研制成功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1-09-21 浏览:

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发动机主要采用液氢、液氧和煤油作为燃料。近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套产量达到吨级的氢液化系统调试成功,并实现了连续稳定生产。

这意味着今后我国的运载火箭将可以使用国产液氢作为燃料。

此次系统调试过程中,我国自主研制的氢液化系统,按计划顺利完成开车、生产及自动停机复温程序,累计连续稳定生产35小时,产出液氢35.55立方米。设计液氢产能为每天1.7吨,调试过程中实测满负荷工况产量为每天2.3吨,达到预期目标。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01所所长 王成刚:这套系统我们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90%以上国产化。

目前我国的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等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发动机,都采用了液氢液氧作为燃料。这套日产量达到吨级的氢液化系统调试成功,能够有效支撑我国高密度的发射任务需求。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01所所长 王成刚:既实现了我们自主可控,也对我们航天系统氢氧发动机研制起到重要的支撑,这也会助力这个我国氢能产业、氢的储运,长距离的运输,具有重要的这样一个支撑的作用。

突破多项关键技术 实现液氢完全国产

近些年,随着我国航天高密度发射任务的持续发展,火箭发动机对于液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而此次我国首套吨级氢液化系统研制成功,不仅能够满足我国航天发射任务的需求,在提供清洁能源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但要将它转化成液态,需要经过多个复杂的环节。其中一个就是要降温,液态氢的温度是零下253度,这样一来对于存储液态氢的材料就提出了耐低温的要求。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01所 氢能业务首席专家 刘玉涛:我们必须有绝热,如果我们不绝热的话,它就全都气化了,等于工作白做了,还要防辐射,还有尽量减少固体的导热,维持一个零下253度的系统,还是比较复杂的。

在此之前,我国航天领域所使用的液氢大多数由国外设备生产。经过1年多时间的研发和攻关,我国在多个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从而实现了液氢完全国产。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01所 氢能业务首席专家 刘玉涛:因为它是一个吨级的大型的设备,作为工业装置的话,这是国内的首次,填补了这个空白。

分享到:

关键字:氢液化系统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