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电网建设与运行 返回

北京环球影城盛大开园,新型电力系统为“稳供电”护航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 发布时间:2021-09-21 浏览:

文 | 张晨曦  姜姗

9月20日,万众瞩目的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于今天盛大开园。

北京环球影城是自美国-加州洛杉矶、美国-佛罗里达奥兰多、日本-大阪、新加坡-圣淘沙之后的全球第五座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同时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环球影城主题公园。

据悉,园区内包含七大主题景区、37处骑乘娱乐设施和地标景点、24场娱乐演出、80家餐饮以及30家零售门店等。正式开园后,大型骑乘类项目通过机模造景、骑乘系统等多种技术融合;数十场娱乐演出需要光影系统等进行配合;餐饮、零售共计上百家门店每天需要接纳数万名游客,而这些都需要高可靠的电力支撑。

高弹性数字电网为供电护航  

为了更好地服务北京环球度假区建设运行,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在配套电网建设中,积极落实中央提出的“双碳”目标,顺应数字化转型趋势,创新探索构建弹性数字的新型电力系统形态,率先在北京环球度假区建设高弹性数字电网先行启动区。

“目前,主题乐园游艺设施等重要负荷采用了双环网合环运行的“双花瓣”配网网架供电,以此保障任何一段线路发生故障时,负荷供电不受影响。”国网北京通州供电公司互联网办公室主任程序介绍。

由于环球度假区内的娱乐设施有许多骑乘类项目,不能有丝毫停电,采用‘双花瓣’网架结构,相当于为供电设备上了多重保险。我们还同步建设了与网架相适应的配网故障自愈系统,差异化配置自愈策略,园区区域供电可靠性能够达到99.999%以上。

环球度假区的地下也“暗藏玄机”。漫步园区,没有一根电线暴露在园区之中。国网北京电力对主题园区实施了电缆入地工程,让客户外电源全部进入综合管廊电力仓,使园区周边更加美观的同时,更利于运维人员开展线路维护工作,提高了主题景区的供电可靠性和电网安全性。

9月7日,国家电网首都电力共产党员服务队(通州)队员在环球度假区及周边区域开展巡视工作(王春宇)

“定制化”供电保障服务园区“最后一公里”

北京环球主题公园试运营期间,早晨9点钟,园区内已经开门迎客,欢快的主题音乐、游人的欢笑和尖叫交相辉映称乐园欢愉的气氛。此时与游乐区一墙之隔的后场区内,国网北京通州供电公司环球供电服务中心综合班的8名工作人员已经开展了新一天的电气设备巡视工作。每次巡检,他们都要沿着环球度假区外围走上七八千米,检查园区所有的分界室、配电室等,日均巡检时间超过12个小时。

“我们综合室一共8个人,有俩年轻员工刚来的时候都白白净净的,后来每天在外面巡检,一个个晒得黝黑。”国网北京电力环球供电服务中心综合服务班班长经亚军说。

针对北京环球度假区国际化、标志性的特点,国网北京电力为其量身打造定制化服务。早在2020年7月,国网北京通州供电公司成立环球供电服务中心,整体服务包括北京环球主题公园在内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旅游区。

“我们还持续在与北京环球度假区运营方就主题园区‘碳达峰’数据的测算、实施路径、综合能源具体项目的建设方式以及成效等方面开展对接。在北京环球度假区构建全链条坚强智能配网网架、打造“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示范的基础上,拓展以电为核心的综合能源服务,探索数据驱动的数智新兴产业,建立高效供电服务体系,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副中心样板’。”国网北京通州供电公司副总工程师兼营销部主任史江凌说。

图片

亚洲最大智慧有序充电桩服务绿色出行

在北京环球度假区停车楼内,国网北京电力建设了亚洲最大智慧有序充电站,有力推动能源电力清洁低碳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国网北京电力工作人员正在对北京环球度假区智能有序充电站进行巡视。(姜姗 摄)

“北京环球度假区停车楼内的智慧有序充电站及其他区域的电动车充电设施已经随着主题公园的试运行正式建成。园区内共建设901个充电桩,包括861个新型交流有序充电桩、37个直流快充电桩以及3个大功率充电桩,能够满足新能源乘用车、出租车及旅行大巴等不同车辆的充电需求。”史江凌介绍说。“此次投运的智慧有序充电桩,可以智能调节充电桩的输出功率,在满足车主充电需求前提下,为车主自动选择低电价时段进行充电,降低用电成本。”

在整个园区,国网北京电力系统梳理了电动汽车、分布式资源等5大类17小类需求侧可调可控资源,建立总容量8400余千瓦,约占园区最大负荷5.6%的北京环球度假区可调资源储备库,探索建立需求侧响应市场机制,多措并举,不断增加电网弹性。

分享到:

关键字:充电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