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多项国家标准发布 涉及电动汽车及电池回收等领域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发布时间:2021-09-24 浏览: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围绕汽车领域,集中发布一批国家标准,涉及电动车辆碰撞时易起火爆炸、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汽车自动驾驶分级等领域。

据专家介绍,目前市场上不少动力电池都安装在车辆后部,当事故造成后部碰撞时,动力电池及高压系统将承受巨大的冲击载荷,会导致动力电池化学稳定性改变甚至起火爆炸。而且,也有数据表明即使动力电池安装于车辆中部,若尾部吸能结构设计不合理,后面碰撞也可能导致车辆后轴前移撞击到动力电池包壳体,对动力电池造成破坏。

新修订发布的《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国家标准,与2015版相比,增加了后面碰撞安全要求以及测试方法,从而涵盖了正面、侧面和后面碰撞等多种碰撞工况;修改了侧面碰撞的适用范围,完善了防触电保护要求中的绝缘电阻要求、电能要求。

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之一,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也将进入大规模退役时期,但部分动力电池仍然具有很好的电性能,其剩余容量可以满足储能、备电等应用场景的需求,若直接废弃,将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但退役后的动力电池技术状态差异较大,为了高效、安全利用好废旧车用动力电池,要对电池进行梯次利用。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梯次利用 第3部分 梯次利用要求》要求企业获取电池数据,并根据梯次利用场景应用需求制定安全性评估规范和性能评估规范。《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梯次利用 第4部分:梯次利用产品标识》规定了梯次利用产品标识应包括梯次利用产品标志、产品中文名称、梯次利用生产企业名称或注册商标、梯次利用产品生产日期、规格型号、执行标准以及梯次利用产品编码等信息。

目前,我国在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领域,已建立起较完善的标准体系,涵盖余能检测、拆卸要求、梯次利用要求、梯次利用产品标识、可梯次利用设计指南、剩余寿命评估规范、退役判定技术条件等多个范围。

新出台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国家标准,规范了驾驶自动化等级的概念和定义,将汽车驾驶自动化等级划分为0-5级,其中0-2级为驾驶辅助类,3-5级为自动驾驶类,分别规定了6个级别的定义和技术要求框架,并提示相应级别下汽车用户应承担的驾驶任务,有利于规范企业宣传,增进消费者对技术的理解,改善消费者因误解而滥用、误用驾驶自动化功能的现象,提升公共交通安全。(姜馨)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