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电力市场>电能量市场 返回

10月15日起,浙江部分电价政策有调整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融媒体中心 国网浙江电力 发布时间:2021-10-13 浏览:

为适应我省电力系统峰谷特性变化、电力市场加快建设及新能源快速发展等新形势新要求,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1〕1093号)要求,我省分时电价政策得到进一步完善。

01

什么是分时电价机制?

分时电价机制是根据电力系统运行的特性,将一天划分为尖峰、高峰、低谷各时段,对各时段分别制定不同的电价水平,使分时段电价水平更加接近电力系统的供电成本。

分时电价机制可以充分发挥分时电价信号作用,引导电力用户削峰填谷,尽量在高峰时段少用电,低谷时段多用电,从而更好地服务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促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

同时,合理拉大峰谷电价价差为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发展创造了更大空间,有利于促进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的发展和消纳,对中长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02

为什么要优化分时电价机制?

近年来,我国的新能源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电力市场建设速度不断加快、电力系统峰谷特性变化形势也在不断转换,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出了严峻考验。

我国亟需建立有效的机制更好引导用户削峰填谷、改善电力供需状况、促进新能源消纳,为电力保障提供支撑。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1〕1093号),部署各地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

从我省实际情况看,也凸显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扩大,电力消费结构加快变化,用电负荷呈现夏冬季“双峰”、全天上下午“双峰”、峰谷差持续扩大等特性,电力生产侧与消费侧双向大幅波动,保障电力安全经济运行面临更大挑战。

另一方面,原有分时电价政策存在与新形势、新情况不相匹配等问题,包括峰谷价差激励作用不够明显、引导用户削峰填谷的作用趋于平缓等,需要进一步完善。

本次分时电价政策执行时间为2021年10月15日起,范围为大工业电价用户(除国家有专门规定的电气化铁路牵引用电外),一般工商业、居民、农业等电价政策本次不调整。

● 对大工业电价峰谷时段进行了优化调整,调整为三费率八时段。具体为:

尖峰:9:00-11:00,15:00-17:00;

高峰:8:00-9:00,13:00-15:00,17:00-22:00;

低谷:0:00-8:00,11:00-13:00,22:00-24:00。

● 夏季7、8月份及冬季1、12月份调整为三费率七时段,其中13:00-15:00由高峰时段调整为尖峰时段,具体为:

尖峰:9:00-11:00,13:00-17:00;

高峰:8:00-9:00,17:00-22:00;

低谷:0:00-8:00,11:00-13:00,22:00-24:00。

● 合理拉大了峰谷价差。具体为:

提高大工业尖峰电价每千瓦时5.6分、高峰电价每千瓦时6分,降低低谷电价每千瓦时6.38分。

03

分时电价政策用得好还可以省电费!

浙江作为工业大省,大工业用电占全社会用电量一半以上。今年1-8月,全省大工业用电量达24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24%,占全社会用电的67.8%。

这么大的用电量,在执行分时电价政策的情况下,大工业电价用户如果能合理安排时间生产,还可以省下电费呢!

以浙江某纺织品制造企业为例:

2021年8月该公司的用电量是58.01万千瓦时,尖、峰、谷用电量占比为49.69%、8.51%、41.79%,当月总电费为38.51万元。

在大工业电价调整后,在生产时间和电量均不变的情况下,当月电费会增加0.47万元。

该纺织制造企业基本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数字自动化,对人工依赖较少,如果将每日13:00-17:00的生产时间调整到22:00-24:00及6:00-8:00两个时段,则预计当月可较调价前减少电费成本3.61万元。

以浙江某阀门企业为例:

该公司2021年8月的用电量是99.86万千瓦时,尖、峰、谷用电量占比分别为2.10%、23.45%、74.45%,当月总电费为53.76万元,大工业电价调整后,在生产时间和电量均不变的情况下,当月电费会减少2.01万元。

可见:如果执行大工业电价的用户在尖峰和高峰时段用电时间长,且不调整用电方式,就会增加电费支出;但若及时调整用电方式,多用谷电则能省下不少电费支出。

而如果该用户本就低谷时段用电时间长,此次电价调整将进一步有效减少电费支出。

在今年迎峰度夏全社会用电负荷突破一亿千瓦大关的紧张用能形势下,希望大家能尽量优化生产用电方式,多用低谷时段的电,多用清洁的电,这样既能保障电力的安全稳定供应,还能节约自身的用能成本!

分享到:

关键字:电价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