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中集安瑞科与大连化物所力推绿色甲醇站内制氢加氢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新浪港股 发布时间:2021-10-22 浏览:

2021年10月21日,中集安瑞科及其附属公司公布,旗下全资附属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家港产业技术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推进液态阳光制氢加氢装备(含加氢站和二氧化碳捕捉合成装备)在氢能产业链上的应用,共同开展北京2022年冬奥会液态阳光加氢站示范项目。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指导实施的液态阳光绿色氢能示范项目利用以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高效电解水制氢,耦合二氧化碳加氢合成“液态阳光”甲醇,是集甲醇在线制氢、分离纯化、升压加注及二氧化碳液化回收等功能于一体的自主创新制氢加氢装备技术,以甲醇作为储氢载体,解决高密度储运氢气的安全性问题,降低了氢气储运成本,可灵活调整产能,实现氢气的现产现用,结合中集安瑞科的撬装装备占地面积较小,可广泛应用于港口码头、公路场站及大型交通工具等多种制氢用氢场景。

其碳回收装置可将制氢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液化回收利用。相比于碳捕集与封存(CCS),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态阳光甲醇是碳捕获利用(CCU)技术,在获得液态能源产品的同时实现可再生能源转化利用、二氧化碳减排和大规模储能。后续双方将在这一领域开展新一代产品的共同研发及产业推广。

李灿院士主持开发的全球首套液态阳光现场制氢加氢装备已于2020年10月通过了中国产业促进会组织的技术成果鉴定,并通过了液态阳光加氢站安全运行专家论证,将作为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冬奥示范项目运行。

据了解,‘液态阳光技术’利用太阳能、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力电解水生产‘绿色’氢能,并将二氧化碳加氢转化为‘绿色’甲醇等液体燃料,以甲醇作为氢气的储存载体,利用甲醇重整制氢和分离纯化提取氢气,形成一个闭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甲醇市场。据工信部发布的《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国目前传统的甲醇化工市场规模约5000万吨/年,年增长率8.8%左右。

中集安瑞科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杨晓虎先生表示:‘甲醇水蒸气重整法制氢是制氢方式与氢资源来源的一个有效补充。作为储运载体,甲醇具有能量密度高、可大规模运输和易实现低成本跨海输送等优点,因而可以很好地将已有的加油站等设施利用起来,在规模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据测算,甲醇燃料市场规模约为甲醇化工市场的9倍以上,我国甲醇潜在市场需求可达近5亿吨/年,市场规模超万亿元。本次冬奥会示范项目,是中集安瑞科携手大连化物所布局零排放甲醇制氢的有利尝试。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愿景下,低碳能源时代正在到来,液态阳光制氢加氢示范项目是我们在可再生能源储能布局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为我们占据了行业先发优势。’

此前中集安瑞科发布公告,受益于行业需求旺盛以及疫情在全球范围逐步得到控制,集团2021年第三季度收益大幅上升41.1%至49.09亿元。花旗发布研究报告称,将中集安瑞科(03899)评级由“中性”升至“买入”,目标价由12.7港元升3%至13.1港元。由于有利的收入组合,预测2022财年毛利率增长0.5个百分点。

截至发稿,中集安瑞科股价涨0.62%,报9.7港元,市值196.57亿港元。

分享到:

关键字:加氢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