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世界首座液氢储运模拟舱在无锡建成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江苏生态环境 发布时间:2021-10-22 浏览:

近日,世界首座高真空薄膜型液氢储运模拟舱在无锡滨湖区建成,产品通过了独立的第三方瑞士通用公正行(SGS)公司的风险评估和检测合格,并获得英国劳氏船级社(LR)、中国船级社(CCS)的设计原理证书和建造完工证书。采用独特高真空绝热双层独立密闭薄膜围护系统结构建成的全球首座薄膜型液氢储运模拟舱,能大幅降低液氢蒸发率,使得超低温液氢实现在常压状态下存储,解决了目前氢气存储需要的超高压力带来的可选用材料少、结构设计难、制造费用高和存储效率低等难题,提高了超低温液氢存储的安全性。值得一提的是,位于滨湖区胡埭工业园的无锡特莱姆气体设备有限公司是参与该高真空液氢储运模拟舱的建造单位。

“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我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主题,是产业转型升级、增添发展活力的重要机遇。无锡作为经济大市、用能大市,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氢能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实现碳中和的主要能源之一,其产业发展也是助力无锡率先建成“零碳城市”重要抓手之一。

近年来,无锡市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多次聚焦以氢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2016年提出“做大做强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2017年提出“大力发展清洁能源”;2018年提出要聚力以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重点产业集群;2019年提出要加快推进博世中国氢燃料电池中心项目建设;2021年提出要前瞻布局氢能产业。无锡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更是聚焦氢能产业,提出要在氢能领域“抢占发展制高点”。

此次突破来之不易,意义重大。我国氢能尚处于产业化初级阶段,技术瓶颈仍然是氢能产业发展的核心制约问题。其中,氢的高密度储运是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卡在氢能高效推广应用道路上的世界性难题之一。液态氢的密度是气态氢的八百多倍,相较于氢气高压储运,单位容器能储存的低温液态储氢更多,能大大提高运输效率,降低储运成本。但-253℃左右的超低温环境,对于液氢容器的低温应力、绝热性、稳定性和安全性都有着极高要求。无锡特莱姆等单位技术团队历经多年技术创新,攻克研发、设计、制造、试验、测试等环节中的种种难关,终于实现液氢存储技术的突破。该模拟舱的建成,标志着中国氢能高密度储运技术已实现关键性突破,两大权威船舶机构的认证,昭示着该项液氢技术或将率先投入船用,也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清洁能源储运技术国际赛道上的领跑位置。

对于无锡而言,此次技术突破将助力无锡在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的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集聚区的道路上又迈进一步,为无锡争创碳达峰试点城市增添了更强的创新引擎。

分享到:

关键字:储氢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