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储能投运项目 返回

推进市场化改革须重塑行业规则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4-04-2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日前,一份“神华集团合作贸易商实名举报部分同行买通神华集团运销公司黄骅港及第三方商检人员,以低卡神华煤价格购买高卡神华煤,从中牟取暴利”的举报书在几大网站论坛转载。不过,或因话题敏感、涉案,或因对此类“行业内幕”已司空见惯,目前鲜有媒体做跟进报道。

 

即便上述检举内容难辨真伪,如此内外勾结、利益输送的行为的确在我国各行各业,尤其是国有资本处相对垄断地位的行业一直较为突出。归结其缘由主要是由于资源供给紧缺引起,随后顺应市场形势演变,但结果都是参与者中饱私囊、造成巨额国有资产流失,同时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据了解,计划经济时代已远去多年,钢铁、煤炭市场放开管制也已近20年,但由于能源、有色矿产以及数年前的钢铁为代表的黑色、有色金属等行业市场化程度仍处初级,为获得市场主动权,业内企业尤其是规模有限的贸易公司挂靠国资、搭关系走资源的现象比比皆是,并借此迅速壮大。而在此过程中几乎都存在着或多或少、各种形式的国有资产输送链条。

 

以钢铁为例,此前就有媒体爆出数家国有大型钢铁企业管理层与原料供应方串通,对铁矿石、焦煤及废钢等原燃料供应产品以次充好、违规计量等行为大开方便之门,有的甚至是供应方物料汽运进场后,简单更换车牌多次计重,套取巨额利益。

 

而以上种种现象,业内人士早已见怪不怪,除了羡慕嫉妒恨,更多的是争相效仿,绞尽脑汁找门路、攀关系,打通自己的“渠道”。同样,煤炭、电力为代表的能源领域市场上也不乏类似行为,且早已自成规则。

 

然而,如此下来,原本遵纪守法、重视客户服务和操盘周期的实力企业发展渐受挤压,直至在弱势行情中出现生存危机,最后不得不做出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实名举报类”行为,力求净化市场环境,为自身发展争取一线生机。但目前看来,这一目的实现并不顺利,甚至较为渺茫。

 

不过,能源领域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入的大背景下,如此略显激进的行为也值得鼓励——种种行业潜规则横行、市场正常交易行为得不到支持,企业甚至无力争取到合规发展的空间,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阻力重重,难以实现应有效果。

 

比如,近期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国中冶、中铝相继公告将加速与民资合作步伐、推进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度,但在行业重重玻璃门、潜规则未被打破的前提下,依靠自身渠道获取优势资源的民营企业依旧可以近水楼台,享受政策照拂的同时占领先机;而真正可以受惠于混合所以制改革的“圈外”民营资本料将是凤毛麟角。

 

整体看,包括此前的河钢、沙钢代理上书“维权”,上海钢贸商会致银行公开信呼吁舒缓信贷政策等等,各种借助新闻媒体和舆论力量 “爆短”,以改善自身经营窘境及行业困境的行为日渐增加,引发各方侧目的同时,也的确在之后显出了或多或少的积极效果,对行业市场机制的改善、深化起到了推助。

 

预计,能源及相关领域行业市场化进程逐步深入,经营压力倒逼企业推翻行业潜规则的案例还将增加。相对,市场化及能源领域改革欲实现即期效果,也应破除行业各种明潜规则,扫清改革阻力,以做到现实意义的事半功倍。

 

 

分享到:

关键字:市场化改革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