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聚焦储能经济性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国网能源院 中国电力 发布时间:2021-11-01 浏览:

完善新型储能价格形成机制的思考及建议

新型储能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为营造健康市场环境需健全新型储能价格机制。分析国外政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适应新型储能的客观发展阶段,如何实现政策技术中立性,鼓励多元发展,促进技术突破。二是适应我国电力市场建设进程,如何分阶段形成合理的价格信号体现储能价值。三是适应我国当前“双轨制”的现实情况,合理划分新型储能分类,实现分类施策。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建议。一是现阶段以激励新型储能技术及产业发展为主,基于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储能的不同特点针对性完善价格机制及市场机制。二是应为未来储能行业大发展做好政策研究储备和预留相应价格空间。三是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在税收、研发投入等方面加强对储能行业的支持力度,共同推动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储能产业。

电力市场改革进程中储能的适应性与经济性

目前储能在调峰、调频、新能源消纳、需求侧响应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相关市场也在不断建立和完善。储能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主要包括储能联合火电机组调频以及独立储能电站调频。对于调节性能差、分摊费用多的机组,通过配置储能可较好地提高机组调频性能,并在调频辅助服务市场中获取收益。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中,应允许在需求迫切的场景下给予储能设施一定的政策支持,给予储能公平参与多个细分市场的主体身份,充分发挥储能的多重功能以提高自身利用效率,配套建立储能多重价值的补偿机制。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并网以及传统电源被替代所带来的系统调节问题,根据系统需要适时建立快速调频、备用、容量等市场,充分发挥储能在响应速度和能量时移方面的重要价值。

电网侧储能商业模式

随着储能技术的进步、动力电池产能升级以及电化学储能的成本快速下降,储能技术已逐步应用于电力系统各个环节。我国电网侧储能尚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结合中国政策要求和电力体制改革情况,考虑投资主体、投资回收机制、业务监管机制等因素,电网侧储能的潜在商业模式可分为输配电成本监管模式和竞争性业务模式两大类。输配电成本监管模式适用于保障故障或异常运行下的系统安全和保障输配电功能两类场景的电网侧储能应用,竞争性业务模式适用于提供调频等辅助服务、移峰填谷和提高新能源利用水平三类场景的电网侧储能应用。为引导电网侧储能在电力系统中合理应用,发挥其应有价值,建议在规划、并网管理、技术标准、市场和监管机制、研究示范等方面还需要政策制定完善和相关工作推进。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