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中国光伏圈北丐苗连生:回归屠夫战术
在中国的光伏界,苗连生可谓是一个了另类,他就像是《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一样,功力深厚、特立独行,与其光伏界北丐的名号不谋而合。这可能跟他的经历有关系。苗连生13岁参军,成为解放军某部司令员的司机、警务员兼秘书,先后参加了抗美援越和对越自卫反击战。复员后,不安分的苗连生转业下海,成为中国民营经济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从经营保定第一家化妆品公司起家,生产过绿色蔬菜,做出了保定第一桶弱碱性电解水,开了保定第一批KTV,甚至还当过几天包工头。当然,他还是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第一批拓荒者,于1998年创立了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施正荣一直执着于用知识改变命运。而没怎么读过书的苗连生则经常开玩笑说自己应该属狗,因为他具有极其灵敏的商业嗅觉。早年代理化妆品时,他就总结出:“中午招呼客人不要太热情,人都忙着吃饭,没心情买东西,晚上则要使上所有力气。尤其是对逛街的小情侣,女人看中了,男人就得掏钱。”在这些看似低端的商业运作中,他已表现出日后成为出色商人的气质:精明强干,能游刃有余地达到目的,敢于尝试也敢于放弃。
2010年6月11日在南非拉开帷幕的世界杯,首次出现在赛场广告牌上的中文“中国英利”让众多球迷好奇,第二天,“中国英利”就成了搜索引擎上的热搜词,因为这是世界杯80年历史上首次出现中国赞助商的名字。
见过苗连生的人如此描述这位河北首富:身高1米8多,皮肤黝黑,大嗓门,行动敏捷,肢体语言丰富。苗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别人没做的我先做,别人都做的我不做!”
对于英利赞助世界杯,欧洲一家太阳能网站如此评论:当南非世界杯的最后一粒进球画出一道美丽的弧线时,在这个世界上,人们一定会把太阳能同一个来自中国的企业联系在一起那就是英利。
苗连和英利出名除了他们疯狂的足球营销,更多的还是其狠毒的低价策略和提供全产业链产品著称,在全球光伏产业陷入寒冬的2008年,其销售太阳能电池组件281兆瓦,在全球排名第六,是中国唯一一家达成年初目标的光伏企业。其年收入达85亿元,利润13.5亿元,比2007年翻番。
北丐苗连生
苗连生的行为,在中国企业圈也激起了波澜。
近日,爱国者的掌舵人冯军在微博上表达了他对苗连生的仰慕,“您见过与1.1万名员工每个人都谈过话,无论刮风下雨每早都站在工厂门口向他们问好的企业家吗?他就是本届世界杯中国唯一的高科技赞助商、英利集团的创始人苗连生。他每天坚持与员工一起上早操、学英语,创造了太阳能光伏产业奇迹的他,至今仍旧住在创业时的厂区里,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
苗连生面对质疑时,呈现给媒体的是异乎寻常的坚定:“对于我们来说,此次世界杯赞助的机会来得正是时候!我们相信,英利一定能够充分利用赞助优势,为世界杯足球赛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同时推动我们的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活动,使这次赞助成为一个双赢的活动。”
苗连生对媒体坦陈,英利赞助世界杯,还有另外一重意义:“虽然退伍20多年了,但我总觉得自己还是一名军人,身上有一种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对苗连生来说,是让中国人在世界舞台上扬眉吐气。
苗连生把发电价格从“地板价”降到“地窖价”直至“地狱价”,各种指责电话、媒体报道、网络发帖一时将他淹没在口水之中。苗连生依然保持“向我开炮”的战斗情绪,虽千万人吾往矣。“同行做不到,只能说明他们研发管理、成本控制做得不行!这种事总得有人当靶子,我们当时是想传递给政府和老百姓这样一个信息:太阳能发电的价格并非高不可攀。”
能有此底气,是因为苗连生“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有过15年军旅生涯的苗连生深信毛泽东的战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早在2007年9月,他就已着手秘密筹建硅料厂。为防止供应商知道后发难,苗连生仿照红军长征时的叫法,给这个部门起名叫“筹粮处”。这个过程是保密的,长达两年的时间里,企业所有红头文件都没有出现过这个部门。员工只知道许多国内外专家在“筹粮处”早进晚出,但没人知道“筹粮处”究竟在做什么。
苗连生办公室的墙上挂有一幅毛泽东的《六盘山》:“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在“拥硅者为王”的历史时期,有了自己的硅料厂,苗连生长缨在手。2009年的德国汉堡展会上,苗连生大手一挥,语惊四座:“全球行业内的价格制定权在我这儿,只要我英利不涨,谁也涨不上去。”
苗连生在军队里度过了整个少年和青年时代,耳濡目染,笃信军队式管理的执行力、机动性和灵活性。他说:“盛产全球500强CEO的美国西点军校从二战前就开始学习《孙子兵法》,在2002年,还将毛泽东《论持久战》引入其教材体系。”
苗连生可以让一万多名员工真正做到令行禁止。为确保英利的6个生产环节的60个工序,每一个环节都高度稳定且步调一致,他一人统领着公司的一切要务,亲自招聘面试每一个员工,并一手缔造了一个类似军队的企业文化。
这个企业的家庭族谱中,只有苗连生一个人被称为领导,其他高管一律被以“总”冠姓相称。看到苗连生的丰田越野驶来,员工会顿时像上了弦的表一样紧绷起来,不苟言笑,蹲在路边休息的保安会像遭到电击一样立即弹跳起来,就连高管也会面露紧张。
英利的一名高管告诉记者,苗连生根据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策略自创了一副对联: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当尚德2008年在洛阳建成中西部最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时,苗连生也曾“走西口”去西北四处考察,但他一亩地都没要,而是去了海南,为打开东南亚市场布下关键的一枚棋子。
在金融危机来临时,苗连生没裁一人,很快打出了应对危机的三大战役:针对海外销售的阻击战,针对资本融资的进攻战和进一步确保市场占有率的攻坚战。施正荣则严阵以待光伏产业的严冬,裁员10%,他在金融危机面前表现得更多的是一种忧患意识之下的保守和谨慎。
今年3月,英利以超低报价每瓦人民币5.18元,争取到中国国内宁夏30百万瓦(MWp)光伏组件标案订单,由于价格明显过低,让同业相当讶异,然中国国内光伏业者透露,北京日前某项20MWp标案得标金额可能更低,若扣除17%增值税,该报价已与近期中国国内一线光伏大厂在欧洲报价相当,显示光伏组件厂打算欧洲、中国国内市场通吃,以确保出海口。
但另一个事实也无法忽视,2011年英利绿色能源亏损5.098亿美元,一季度亏损4500万美元,亏损的额度也跟其如日中天的名声一样大。尽管苗连生仍然在扮演其价格屠夫的角色,苗连生甚至还开创了“混合经营模式”, 英利集团成立绿子食品有限公司负责橄榄油的运作,“绿子”牌橄榄油今年上半年将推到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华北地区市场,上百姓的饭桌。
苗连生1998年创立英利,1999年建成我国首条多晶硅电池线,他的企业俨然是一座兵营。2007年天威英利在纽交所上市。他豪言“别人没做的我先做,别人都做的我不做!”2010年一招“飞龙在天”,英利成为第一家赞助世界杯的中企,让英利名满江湖。但是洪七公终将越来越老,而光伏武林中人才辈出,即使拥有北丐的威名,也得警惕那些“彼可取而代之”的后起之秀。
古语有云,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风云激荡的光伏行业,能领几年风骚已经实属不易,四大名剑还会叱咤光伏武林吗?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