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领域
针对钢铁、水泥、化工、铸造等高能耗高排放工业企业,实施配电系统节能、电机拖动系统节能、能源梯级利用等综合能源服务,推广电锅炉(电窑炉)替代,挖掘工业可调负荷资源,助力工业企业节能减碳。
1.配电系统节能
通过更换高损变压器、线路,安装无功补偿装置,提高变压器功率因数,减少配电系统损耗,实现节能减排。
减碳措施:无功补偿、变压器更换、线路改造等。
2.电机拖动系统节能
通过使用变频器、调压器等,优化电机运行工况,按照负荷变化调速、降低启动电流,减少电机能耗,达到节能减碳目的。
减碳措施:变频调速、变极调速、相控调压、电机与拖动设备运行工况匹配、高效电机替换、负荷自动跟随及阀门联控等。
3.能源梯级利用
通过对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余压余气进行回收、处理、再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减碳措施:中低温余热发电、余压发电、余气发电、余热供暖等。
4.电锅炉(窑炉)替代
通过在工业蒸汽生产或物料加热环节应用电加热替代化石燃料燃烧加热,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实现减污降碳。
减碳措施:安装电锅炉、高温热泵、电窑炉等电加热设备。
5.工业可调负荷控制
通过在工业可调负荷上安装用电采集、负荷控制装置,实现用电监测、运行优化、负荷控制等,促进企业用能优化和新能源消纳。
减碳措施:削峰填谷需求响应。
(二)建筑领域
针对医院、办公楼、商场、酒店等用能规模大、强度高的大型公共建筑,实施暖通系统节能、照明系统节能、余热回收等综合能源服务,推广电采暖替代,实施楼宇用能优化控制改造,实现建筑物的节能减碳。
1.暖通系统节能
通过对水泵、冷水机组等加装变频控制设备,更换高能效设备,开展系统调平衡服务,提高暖通系统设备运行效率。
减碳措施:安装热泵等高效制冷供暖设备,实施变频改造等。
2.照明系统节能
通过将传统灯具更换为节能型灯具,利用自动化技术对照明灯具开关和照度进行控制,实现节能减碳。
减碳措施:安装LED灯具,实施智能感应和集中控制改造。
3.建筑余热回收
对建筑内的余热进行回收,用于加热冷水,减少排烟热损失,循环利用,降低能耗。
减碳措施:余热供暖、余热供生活热水。
4.电采暖替代
通过电采暖技术替代原有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等高排放供暖设备,降低化石能源消耗,提高终端电能占比,降低碳排放。
减碳措施:安装电锅炉、热泵、蓄热设备。
5.楼宇用能优化控制
安装用能采集、环境传感器,部署楼宇用能优化系统,实时调整中央空调、照明等设备运行工况,提高制冷供暖用能、照明效率,实现建筑与电网的友好互动。
减碳措施:安装用能传感器、能源控制器,实施空调主机优化控制、需求响应等。
(三)园区
针对聚集了工业、服务业等客户的综合性园区,提供区域能源站和微电网等综合能源服务,提高园区能效利用效率,促进分布式新能源开发利用。
1.区域能源站
通过提供冷热电等多种能源一体化能源站的规划、建设、运营,替代传统单一能源供应系统,实现多能协同,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减碳措施:热电联供、冷热电联供、多能协同优化等。
2.智能微网
融合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源转换装置、负荷、监控保护装置等,形成小型有源发配电系统,通过对电源、负荷等的优化控制,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清洁能源利用率。
减碳措施:安装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光储一体化,实施削峰填谷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