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燃料电池技术的“种子”已经埋下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证券时报 发布时间:2014-04-2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经历了连续多天的采访和实地调研后,记者有一个清晰的感受—虽然燃料电池未来的产业化应用前景尚未明朗,但其技术的“种子”已经埋下。

 

把燃料电池技术比喻成“种子”,是因为它具有很多的可能性和成长空间。在最前端的实验室里,燃料电池已经被证实具有各种优良的特性,未来每一种可能的应用前景都是它可以结出的“果实”。虽然目前大规模使用条件尚未成熟,但就技术方面,燃料电池已经做好了储备,一旦适宜的环境到来可能很快就能抽枝发芽。

 

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果,需要哪些条件呢?从目前的观察来看,燃料电池若要形成大规模产业,需要各方面环境的改变,例如,氢能源在制备、储运能力和社会认知度方面得到大的提升;经济发展伴随环保问题,带动清洁能源的投入持续加大;未来科技达到更发达的水平,出现与氢能源特性高度匹配的新型产品等。

 

在一项技术逐渐成长为一个行业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市场和产品都需要培育,技术也在不断地改进提高。这颗埋在地里的种子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同样在吸收能量,不断改变,比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等,这颗种子正越来越饱满,或许未来某天,不需要外界环境的变化它也能自己破土而出。

 

无论是大手笔投入研发新能源汽车的上汽集团(600104,股吧),还是研究燃料电池技术的新源动力和神力科技,都是国内在这一领域的先行者。先行者注定要承担更多的压力,并且付出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但是正是这些先行者的坚持探索,推动着行业技术的进步,为未来的发展不断积累经验,让整个行业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和更多的可能性。

 

市场是现实的,尤其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企业对生产工具的成本非常敏感,除非政策上强制使用,例如部分国家硬性规定不得在室内使用有尾气排放的运输车,不然,一种新技术想要替换掉原先的市场,必须在综合成本上具有优势,在对购买成本、使用成本、使用寿命、使用频率等等综合考虑后,若确实具备经济效应,才能对原来的技术起到替代作用。

 

另外一种可能是,未来科技带来某种全新的产品,与氢能源的特性高度吻合,带给燃料电池技术一个全新的空间。现在大规模产业化前景未明的燃料电池,将来也很有可能在我们目前没想到的领域爆发。

 

燃料电池技术的“种子”已经埋下,它在积蓄能量,静待行业的春天。

分享到:

关键字:燃料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