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产业观察 返回

细数港股氢能企业如何布局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氢云链 发布时间:2021-11-06 浏览:

氢云链获悉,亿华通此前关于公司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上市相关事项的提示性公告。目前,在港股上市的涉氢概念股有13家,几乎涵盖了整个氢能产业链,相关情况如下图所示。

制氢环节中,旭阳集团和中国石化的规模相对较大:

旭阳集团:除河北定州外,集团拟参与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和河北邢台(中国其中两个氢能示范城市)的氢气工业化计划,打造清洁及低碳氢气能源供应商。目前现有6亿立方/年氢气产能资源(约5.5万吨),旭阳集团呼和浩特园区现有焦化产能拥有氢气资源1.8亿Nm/年,而随着该园区转型升级焦化及制氢项目的开工建设,预计到2023年旭阳集团呼和浩特园区氢气资源将达5.4亿Nm/年。

中国石化:中石化的氢气年产能目前达到390万吨,为第一大制氢公司,且受益于自身产业链的优势,与企业合作建设大型集中式制氢、运氢、加氢设施,推进新能源项目落地。

储运氢环节中,中集安瑞科和京城机电股份在储氢相关方面有着各自的优势:

中集安瑞科:中集安瑞科背靠中集集团,有着自身的产业链优势,公司与国际储能巨头合斯康合作打造10万产能的Ⅲ型和Ⅳ型储氢瓶,其中Ⅲ型于年内投产,Ⅳ型生产线在年内开始建设。

京城机电股份:去年3月募集5200万进行Ⅳ型储氢瓶生产线的建设,并于今年5月17日推出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Ⅳ型瓶。目前Ⅳ型瓶还没有量产,Ⅲ型全缠绕型瓶已运营,技术整体相对成熟。

燃料电池关键技术领域,东岳集团和潍柴动力表现相对较为突出:

东岳集团:在质子交换膜领域,东岳集团是目前国内唯一、全球少有的拥有从中间体-单体-树脂-质子交换膜(氢燃料电池膜、电解制氢膜、液流储能电池膜)全产业链技术和产业基础的企业,目前150万平方米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生产线一期已经在淄博投产。

潍柴动力:公司通过投资1.63亿美元占巴拉德19.9%的股份,获得了巴拉德新一代LCS中国独家生产权,并与博世和飞速集团等企业合作开发燃料电池系统。目前已经在多款车上运营自身的产品。在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方面,公司以4,800万英镑收购英国锡里斯(Ceres Power)20%的股份与其共同研发。得益于自身在重卡领域的优势,在氢能产业的市场化相对行业企业较早。

燃料电池整车方面,广汽集团的脚步相对较快:

广汽集团:公司于去年发布了广汽埃安Aion LX Fuel Cell氢燃料车型,并于今年纳入工信部推荐目录,最高时速160KM/h,该款车型于今年十月在广州网约车平台试运行,首批投放为10辆,四年将会投放10000辆。

分享到:

关键字:氢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