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电网建设与运行 返回

电网运行风险与安全管理能力提升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电力 发布时间:2021-11-07 浏览:

编者按:国网能源院电网发展综合研究所主要聚焦电网安全发展战略、电网安全管理、电网安全资源市场配置、电网安全诊断分析等领域研究,从全社会安全资源共享、降低安全响应成本、提升安全响应能力等角度分析电网安全相关问题,提供安全识别、安全诊断、安全政策、安全方案等咨询服务。本专栏将围绕电力安全发展、企业应急能力提升、电网风险管理等主题,结合相关成果和研究思考与读者进行交流分享。

张钧:电网运行风险与安全管理能力提升

文章导读:电网安全对现代经济社会运行非常重要。从近年来国际大面积停电事故看,电网安全在传统风险方面呈现新趋势,比如极端天气越来越频发、暴恐袭击等,同时出现一些新风险,比如电力电子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信息漏洞、网络攻击等。分析大面积停电事故原因是研究电网安全风险的重要途径,但是难以看出风险“全貌”,还需要结合我国电网实际情况,对风险进行系统性分析。在提升管控能力方面,需要开展与风险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安全管理建设,可以通过分析国际先进企业安全管理经验,总结相关启示,为我国电网企业提升安全管理能力提供借鉴。

电网运行风险与安全管理能力提升

执笔人:张钧、边海峰、靳晓凌、韩新阳

国网能源院电网发展综合研究所

一、电网安全运行面临的风险

(一)国际大面积停电事故分析

20世纪中期之后,全球电力工业进入规模快速扩张阶段,大面积停电事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缘于一方面电网互联程度不断加强,单一事故波及范围显著扩大;另一方面电气化程度持续提高,大面积停电事故影响更为严重。综合考虑大面积停电涉及负荷比例、影响用户规模、停电持续时间、舆论关注度等因素,选取150次大停电事故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如下图所示,从时间看,大多数事故发生于2000年之后,次数为125次,占比超过80%;分区域看,北美是停电事故频发地区,其中美国发生43次,加拿大发生6次,同时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也多次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

(a)

图1  国外大停电次数按年代(a)及

国别(b)分布图

总结大面积停电事故原因,可以分为四类:自然灾害(台风、暴雨、冰灾、雷电、地磁暴、地震等)、人为攻击(物理攻击、网络攻击、电磁脉冲等)、关键设备故障和管理体制分散。自然灾害和人为攻击对电力系统影响巨大,其特点是发生概率较小,但造成的后果极其严重。关键设备故障和管理体制分散一般诱发小范围停电事故,并往往在一系列不当技术措施和不合理网架结构的综合作用下,逐渐发展为大面积停电事故。

(二)我国电网安全运行面临风险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电网运行特性发生较大变化,从传统以就地平衡为主的纯交流电网,转换为跨区域交直流混联电网,电网一体化特性愈加明显、抗扰动能力持续恶化,主要风险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大型受端电网频率稳定问题突出。我国跨区输电基本以直流为主,直流输电工程容量大、条数多,但是受端交流电网规模没有相应增强。大规模直流馈入受端电网,造成受端电网等效同步惯量下降,直流故障后对频率稳定影响大。

二是网源协调矛盾加剧。近几年,国内广泛开展火电机组节能环保改造,部分火电机组为提高其运行经济性,采取了汽机阀门配汽优化等节能环保改造措施,机组正常运行时中调门开度过大,机组出力调节裕度不足,造成系统一次调频能力下降。

三是新能源机组引发次同步振荡风险加大。风电富集地区多次监测到由风机产生的次同步谐波,风电机组产生的次同步谐波与火电机组固有频率叠加时,一旦产生次同步振荡,容易导致火电机组跳闸,甚至设备损坏。

四是输电通道防护难度不断加大。近年来,我国电网受台风、雷电、洪水等自然灾害及次生灾害影响呈逐年上升趋势,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电力通道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增多,电力系统站线周边线下施工、违章建筑和采矿爆破等外力破坏的影响因素较多,易导致开关设备跳闸、线缆损坏、变电站设备破坏等故障。加之近年来电力设施盗窃、破坏案件多发,易引发电网失稳或停电事故。

五是网络攻击对电网安全的威胁变得现实而紧迫。随着电力产销边界的逐渐模糊,以及大量智能表计、智能终端接入,电力系统的分布化程度越来越高,电网边界不断延伸,电力监控系统及其网络的安全防护形势日益严峻。

二、安全管理能力建设

鉴于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因而成为国内外理论与实践创新的焦点,对ISO9000、OHSMS18001、NOSA CMB253、杜邦HSE、中石油HSE等进行对比分析,其安全管理相关内容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安全管理理念与文件体系相似。在理念上,均注重PDCA闭环提升,实现良性循环,并且高度关注安全文化建设,通过畅通信息渠道、强化正向激励等途径,推动全员参与安全工作。在文件体系上,通常包含三类文件,实现安全管理从整体到局部的逐层细化。第一类主要为安全生产方针、战略目标、组织机构、资源和文件等管理手册类文件;第二类主要为评价和风险管理、规划、实施和监测、审核和评审等程序性文件;第三类主要是作业文件、表格等支持性文件。

二是安全管理侧重点不同。ISO9000、OHSMS18001、NOSA CMB253为行业协会推出,着眼于指导各行业安全管理工作,因此这三种安全管理体现出综合性、普适性,不具有行业特点。ISO/IEC27000虽然也是行业协会推出,但是聚焦信息安全领域,文件体系包括了金融、电信、电子政务等不同行业领域的信息安全管理。杜邦HSE基于对安全管理的理解,以风险管控和文化建设两个核心构建安全管理体系。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中有许多煤矿企业特有的管理文件。

上述特点可以为我国电网企业提升安全管理能力提供借鉴,为构建符合我国国情企情的安全管理体系提供支撑。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力安全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